1.蘸古籍釋義: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莊陷切,斬去聲。《說文》以物投水也,此蓋俗語。《庾信·鏡賦》朱開錦_,黛蘸油檀。
2、沾古籍釋義: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他兼切,音添。水名。《說文》水出_關,東入淇。又《說文》壹曰益也。義同添。《徐鉉曰》今俗別作添,非是。又《廣韻》張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漬也,濡也。《史記·滑稽傳》置酒而天雨,陛_者皆沾寒。《陳丞相世家》汗出沾背,通作沾。又與覘通。《禮·檀弓》國昭子曰:我喪也,斯沾。《註》沾讀為覘,視也。又《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水名。
顏料是指能使物體染上顏色的物質。顏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無機的和有機的區別。無機顏料壹般是礦物性物質,人類很早就知道使用無機顏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礦石,在巖壁上作畫和塗抹身體。有機顏料壹般取自植物和海洋動物,如茜藍、藤黃和古羅馬從貝類中提煉的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