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底下的底怎麽寫

底下的底怎麽寫

底下的底的寫法為:點、橫、撇、撇、豎提、橫、斜鉤、點。

底,漢語常用字。有兩種讀音:dǐ、de,最初見於說文小篆,即《說文解字》:“底,山居也。壹曰下也。從廣、氐聲。”。因廠(山崖)為屋是廣之範式。山旁堆墮落於地上的是氐之範式。廣、氐兩範式疊加。房屋最下近於地之部位是底之範式。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廣字部底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山居也。 又《說文》下也。又《玉篇》止也。《爾雅·釋詁》底,待也。《註》止也。《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又《玉篇》滯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註》底,滯也。《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又《增韻》器臀也。《詩·大雅》於橐於囊。

《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又文書槀曰底。《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秘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為黃門小底。 又設疑之辭。《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為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雲等物耳。

應璩詩雲: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又與厎通。《韻會》厎,通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