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壹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壹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壹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我整理的部編二上大禹治水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部編二上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1《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壹心壹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教學《大禹治水》時,我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大禹這個古代的偉大英雄,並透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感受到孩子對大禹的敬佩。
新課標指出:“就應讓學生在用心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在教學中,我緊扣“千辛萬苦”壹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首先透過看圖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難,以及“走遍千山萬水”的艱辛,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透過訓練孩子的說話,使他們對“千辛萬苦”有了形象的認識。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透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最後,為了讓學生近距離地了解大禹,認真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既而談談自我對大禹的看法。更深壹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這壹環節學生在各抒己見的同時,也就統攬了全文,理解了大禹這壹英雄形象。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壹段時,我出示了壹組填空,讓學生從這壹組數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後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設計了“兒子會問媽媽什麽?”“媽媽會怎樣說?”這樣的問題,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學生不禁會結合生活經驗,將自我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來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體會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裝著百姓的崇高精神。
課文教學的結尾也相當精彩,在結尾點題:“為什麽在禹的名字前面加個‘大’字,叫他‘大禹’呢?”這個問題點明了文章中心,點出了課文結尾“偉大”壹詞,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
部編二上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2課上,有同學提出了疑問:大禹在外治水13年,以前三次飄過自我的家門,但他壹次也沒有進看壹看,為什麽他連自我的兒子都不想見呢?學生提出這個問題,我心中暗喜,決定以這個問題以切入點,挖掘課文所蘊涵的情感。
組織學生討論,大禹為什麽三次飄過家門沒有回去。學生有的說,他不敢回家是因為他擔心回家後家裏人不讓他去治水了,所以他不回家。有的說大禹沒治好水,沒臉回家見家裏人。更多的同學說,他要治水,沒有時光回來。有壹位同學說:大禹不光要治水,他還要幫老百姓修房子,讓老百姓有房子住,所以他沒有時光回家。
“他要治水,很忙,沒有時光回來”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感覺多數學生都是泛泛而談。我就引導學生讀第二段,“妳從哪看出大禹忙於治水,沒有時光回來?”學生細讀課文,有學生說“他走遍千山萬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長期在外邊走的,自然是沒有時光回來了。”鼓勵學生再讀課文,有的學生說“他們要挖通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吃盡千辛萬苦,所以沒有時光回家。”這個時候,學生已經明白治水的艱難和“三過家門而不入”的道理了。
這壹課我還給孩子們創設了三次想象。
第二節寫“大禹決心要治理洪水。”那麽,禹是怎樣下決心的,他肯定有許多思考,或者還有過思想鬥爭,然後才作出最後的決定。那裏我啟發學生想象。為了使學生想象得好,做到有話可說,在教第壹節時,我讓孩子結合掛圖,引起學生的憐憫心、同情心。
第三節寫“禹在外治水13年,以前三次飄過自我的家門,但他壹次也沒有進去看壹看。”在教學時,學生自我提出問題,禹真的不想見家人嗎?孩子就此展開了充分的想象。
第四小節寫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十分感激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教到那裏時,我引導孩子們觀看課本中洪水被制服後壹片山清水秀、輕舟漫遊,反映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情景的插圖。啟發學生說說,大家對大禹會說些什麽感激的話呢?大禹又會怎回答呢?
三次想象不僅僅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而且促使學生加深了對大禹這壹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到壹次愛他人、愛人民生命財產的高尚道德品質教育。
部編二上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3《大禹治水》這篇課文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大禹是怎麽治水的?在教學中我多次通過創造情境,制造懸念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激起學生思維活力方面,這節課上取得收獲很大。
首先,通過想象,感受洪水之猛。
第壹自然段,我只要抓住“無家可歸”壹詞。“為什麽無家?家呢?”引導學生看圖,從圖上濁浪滔天的景象,想象“滔滔”“沖倒”“淹沒”的場面。“歸不了家生活會怎樣?”接著進壹步體會老百姓的苦難。不能讓洪水再這樣肆虐了,必須治理他。在這緊要關頭,有壹個人臨危受命。此時全班學生似乎迫不及待的呼喊出大禹的名字。
其次,從數量詞中,由學生質疑生發,結合角色表演想象體會治水之難,付出之多。
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經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壹次也沒有進去看壹看,為什麽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想見呢?我決定以這個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利用文白指導學生想象的,根據教材有意識地創設具體形象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動情,積極地閱讀,挖掘課文所蘊涵的情感。
緊接著,組織學生討論,大禹為什麽三次路過家門沒有回去。讓大家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人情懷。在教學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禹真的不想見家人嗎?孩子就此展開了充分的想象。
通過想象不僅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促使學生加深了對大禹這壹人物形象的理解。
部編二上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4《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這篇課文講的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作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壹心壹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在教學中以文本內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教學導入時創設情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鳴,所以我先出示了壹組洪災的圖片,讓學生來談談看了圖片以後的感受,然後體會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感受老百姓“無家可歸”,痛苦至極的生活,最後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講解大禹治水經過時,特別抓住“十三年、到處奔跑、多次經過家門卻沒有進去看壹看”體現出治水工程的浩大、艱辛。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我出示了壹組填空,讓學生從這壹組數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學習第四自然段,用“治水成功後,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會怎樣感激大禹?”這壹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說壹說,再請小組代表來說壹說,讓學生暢談自己情感。同時,我讓學生談談大禹名字中“大”的含義。結合板書與課文內容,使學生的`體驗再次提升。
這節課讀的形式有自讀、品讀、齊讀、指名讀,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在品讀上更下功夫,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從而更加體現學生的學。
部編二上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5《大禹治水》是壹個流傳千古的傳說。大禹的精神是可貴的,作為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是極具典型性的,可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達的特點,還是有壹定難度的。
由於學生缺乏對洪水感知的實際經驗,因此無法體會到百姓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情境創設從壹開始就有障礙。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這壹內容,我采用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在多次的讀中逐漸入境,再讓學生展開想象補充洪水泛濫的場,加深情感體驗。然後,再輔助以視頻加深、鞏固印象,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的了解洪水的可怕與危害。最後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法,讓孩子復述第壹自然的內容。
這篇文中的另壹個教學重點在於理解詞語。本文中“泛濫”“築壩擋水”“疏導”都是難理解的詞語並且在理解全文特別是理解鯀禹兩種不同治水方法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本課中聯系下文理解詞語及猜壹猜再查字典驗證這兩種方法展開教學。通過壹步步的引導,孩子們逐漸掌握了這兩種方法並且學會了運用。
禹在治理洪水中發生的感人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為流傳的壹個。因為課時容量的問題,這個只作為壹個簡單的環節出現了壹下,並沒有深入探討。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
第壹,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發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第二,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壹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壹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壹定不能代為回答,壹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壹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第三,規範教師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練,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第四,要關註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