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的讀音:qiān。
詳細釋義
1、形聲。從心,衍聲。本義:過錯;罪過。
2、同本義。愆,過也。——《說文》失所為愆。——《左傳哀公十六年》
3、引起的原因。淚出羞澀疼痛甚,大人肝腎虛風愆。——《醫宗金鑒》
4、違背、違反 。又如:愆忘,違反;愆面,久違,久未見面;愆位,未能堅守工作崗位,克盡職責;愆義,違反道義。
5、超過;延誤。愆期。——《易歸妹》冬無愆陽。——《左傳昭公四年》
6、失掉,喪失。王昏不若,用愆厥位。——《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康熙字典
又罪也,失也。《書伊訓》惟茲三風十愆。
《註》過也。又惡疾曰愆。《左傳昭二十六年》王愆於厥身。
又葉起巾切,音?。《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告,徂賚孝孫。《韓愈祭兄文》其不有年,以補我愆。葉上墳恩原奔。
又葉起淺切,音遣。《詩小雅》伐木於阪。酒有衍。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揚子太玄經》井無幹,水直衍,匪溪匪谷,終於愆。或作諐。《說文》《集韻》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