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識字的方法
⑴、謎語識字法。學習“喜”,編謎語:壹口吞下十顆豆。
⑵、熟字加減法。如學習“棵”字,由熟字“木+果”=棵。
⑶、會意識字法。“休”字,把它理解為人靠在大樹旁,休息後再走。
⑷、形象識字法。如學習“心”字,把它形象地理解為鍋裏炒了三顆豆,壹顆跳到左,壹顆跳到右,鍋裏還有壹顆豆。
⑸、順口溜識字法。如學習“金”字,編順口溜:壹個人,他姓王,兜裏裝了兩塊糖。
⑹、特征識字法。如學習“笑”字,它下面容易誤寫為“天”,可以抓住它的特征識記:上邊是個竹子頭,下邊“大”字歪戴帽。
⑺、語境識字法。如學習“吧、嗎”這兩個字,把它們分別放進“媽媽吃飯吧!”“這是眼鏡蛇嗎?”句子中,就容易理解並識記了。
⑻、減壹減,加壹加識字法。如學習“靜”字,去掉“凈”字的“ 兩點水”,加上“青”就是“靜”。
⑼、歸類識字法。如把“捉、拔、打、拍”,“梅、林、樹、松、柏”,“河、洋、江、洗”這些字按偏旁歸類,理解它們分別與手、樹木和水的關系,就容易識記了。
⑽、看圖識字法。如學習“行”字,借助銀行的圖片,以及大街上的行人,人行橫道來學習,就容易記。
⑾、“三字經”識字法。即把字用“三字經”的方法編成順口溜,使學生易於記憶。如弓長張,立早章,不正歪,不好孬。
⑿、動作識字法。即類似於娛樂節目中的“妳來比畫,我來猜”。壹人做動作,壹人猜字。也可以猜詞語。
⒀、形聲字識字法。根據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來學習新字。如清水的——清;心情的——情;蜻蜓的——蜻;晴天的——晴;請問的——請等。它們的基本字相同,根據偏旁就可識記新字。
⒁、比較識字法。區別其2或3個字的異同,進而識字的方法。如:川——州,經——輕——怪,孩——該——刻,已——己——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