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字怎麽讀
[āo]
解釋:低於周圍。
組詞:
低凹
凹下
凹坑
凹崄
[wā]
解釋:〈方〉同“窪”(用於地名)。
組詞:
凹窪
部首:丨
筆畫:5
五筆:mmgd
繁體:凹
“凹”,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āo,wā,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凹”的基本含義為周圍高,中間低,與“凸”相對,如凹凸不平、凹透鏡。
在日常使用中,“凹”也常用於表示地名,同“窪”,如核桃凹。
康熙字典
唐韻烏洽切集韻韻會乙洽切,音浥。低下也。東方朔·神異經大荒石湖,千裏無凸凹,平滿無高下。江淹·靑苔賦悲凹險兮,惟流水而馳騖。楊愼·丹鉛錄土窪曰凹,土高曰凸。古象形字。
又集韻於交切,音。窊也.
“凹”,初見於隸書中,象形字,像物體中間凹下去的樣子。現代楷書體簡化版的“凹”由隸書演變而來。
詳細字義
◎?凹?āo?
〈形〉
(1)?周圍高,中間低?[concave;hollow;sunken;dented]
其湖無凹凸,平湖無高下。——《神異經·北方荒經》
又如:凹岸;凹面;凹窪(凹陷);凹地;凹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