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有深度,書店賺錢與否取決於閱讀人群的大小,而這個問題表面是在問我們書店的營銷前景,其實是在反問我們整個社會的閱讀風氣。如今中國社會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小孩忙著學習,大人忙著賺錢沒人有空去閱讀。
也許就有人問了小孩子學習不是閱讀嗎?不!真的不是。他們只是在完成學校和家長的要求,而沒有壹點點興趣和個人意願在裏面。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其實與中國近年來發展速度過快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國家發展速度過快,必然導致人才要求過多。然而教育水平根本不可能達到。
就催生壹些拔苗助長的思想,也就是就是我們的學習越來越僵化。從而導致中國的教育體制去向清朝時期的八股取士靠攏。更為嘲諷的是在高中的課本上清清楚楚地批判了清朝的八股取士。而且批判的理由是:考試內容過於僵化毫無實用性。
請各位反思壹下我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學到的東西,在真正踏入社會之後能用得上的有多少。除了壹些簡單的加減法莫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會用到函數?我們在大學裏過英語四級過英語六級拿到的不過是壹個證書。在真正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我們的口語是拿不出手的。
把我們的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學習的知識對我們平時的用處微乎其微,並不是說這些學科無用。而是我們所學習的內容太過於淺薄。就好像歷史學科,我們在初中加上高中所學習到的,幾乎囊括了古今中外。試問中國僅僅只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便需要整整壹個圖書館才能裝下。
我們又如何在短短六年裏,在兼顧其他學科的情況下學完整個世界的歷史。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學習應該從重點入手,也就是在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當然這些妳要我列舉我也列舉不出來但是這並不代表我的想法是錯的因為知識的傳授在於生存的延續。那麽我們傳授的知識,必須要為我們的生存打好壹定的基礎。
現在我來回答妳的問題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之下,在中國的社會風氣之下,書店還是賺不了錢的。還不如去做導演多拍幾部腦殘劇多捧紅幾個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