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壹直在輔導姐姐的孩子寫寒假作業。當初,我給孩子定了壹個規矩。先是做完了會做的題,然後跳過了不會做的題。最後,我把他不會做的題告訴了他。
然後,我發現他先做了數學作業,輪到他做語文作業的時候,他開始喊不,不是壹個問題答不上來,而是所有的問題都答不上來。
壹開始我帶他看題,壹個問題接壹個問題的問他。我發現他其實大部分題都知道,只是懶,因為不認識幾個字就不想做。用我現成的答案,他不想慢慢來。
我改變了策略,讓他查不認識的字。
壹開始他會翻字典,掰手指,嘴裏念abcdefg,然後壹頁壹頁按順序找。幾次之後,他遇到的生詞越來越多,就開始混日子,玩鉛筆,摸桌子,亂七八糟的問我這個那個,就是不想查字典。
我想,可能是翻字典太慢,學習反饋太慢,所以孩子積極性不高。所以我決定升級我的字典。
我告訴他,做題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先用鉛筆圈出來,然後寫在壹張白紙上,我幫他用拼音標註。下次遇到不認識的字,先看看這張紙,看有沒有用拼音標註。如果有,對照拼音讀問題。如果沒有,加這個詞,我用拼音標註。
我以為我省了他翻字典的時間,他應該會更主動。我以為他會在學習越來越多的單詞中找到成就感和樂趣。然而,結果似乎並不是這樣。
有了拼音,他開始拼每個單詞的拼音,有時候拼不準,要及時糾正。這不是問題。新的問題是,壹旦他不認識壹個句子中的壹半單詞,即使標上拼音,把每個單詞的拼音拼出來,看完之後又忘了前面,他還是不知道壹個完整句子的意思。
我告訴他,孩子遇到生詞壹定要多看幾遍才能理解,並讓他重復幾遍。但是看了第二遍,他就開始作弊了,開始到處亂摸。不管怎樣,他不想再讀了。如果再催,他就開始嚎叫“我還是不懂”“太多了”“我不想做作業”“我要媽媽”...
最後,我只能告訴他,逃避是沒有用的。不去面對,不去學習,就永遠不會。沒有人生來就有這種能力。如果學不會,那是唯壹的解決辦法。
其實我對孩子的學習方式很熟悉,高中的時候和他壹模壹樣。
那時候每天的作業都是布置好的,我總是選擇簡單的先完成,比如語文、政治、歷史寫幾個字。
做完這些,我就開始混日子了。我覺得數學、物理、英語等等對我來說很難。其中任何壹項都很難做到,我開始逃避和拖延。我拖到晚自習快結束了,不做也得做。我必須拿出來做。壹邊做,壹邊還在想“好難啊”“我不想做”“我該怎麽做”...我的思想完全無關緊要。結果直到晚自習結束,我才做了幾道題。
這種重復變成了惡性循環。我越來越討厭數學,物理,英語,這些科目成績越來越差,會直接影響高考成績。
我想,7歲的他和17歲的我沒什麽區別。唯壹的區別就是他覺得語文難,我覺得數學難。
我也用過給孩子標拼音的方法。
當時做英語閱讀理解,壹篇文章裏不認識的單詞不多,就把文章裏不認識的單詞圈出來,壹個壹個查字典,把中文意思寫下來,然後背下來。
這是壹個挫傷積極性的過程,因為當妳發現壹篇文章中有很大壹部分單詞妳都不認識的時候,這是壹種非常不好的體驗。我堅持了壹段時間,後來發現真的很無聊,沒有成就感,最後放棄了。
所以到現在,我的英語也是壹塌糊塗。
雖然課本從小就教我們面對困難,但不得不說“怕困難”是人的天性。
然而,即使“怕困難”是天性,我們也必須與天性作鬥爭。因為成長的過程,殘酷地說,就是壹個違背自然的過程。
我曾經工作過的壹個幼兒園,有壹個“順應自然,自然生長”的理念,我至今都很認同。但我覺得“順應自然”只是壹部分,溫和的部分,“反自然”才是另壹個殘酷的部分。我們要給孩子壹個溫和的成長環境,引導他的興趣和心智,給他犯錯的寬容,但殘酷的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方圓不能沒有規則。我們不能指望壹個孩子對學習比對好吃好玩更感興趣。不能讓他的心情說不想學就不學。作為成年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伸向手機的手。幾歲的孩子如何克制自己壹個人看電視,玩玩具,吃零食的天性?
我理解的“順乎自然”還有壹層意思,就是什麽時候做什麽事情是有規律的,要遵循規律。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如果我們錯過了季節,秋天就不會有收獲。同樣,到了學習的時候,我就逃避,變懶。當我在未來的某壹天遇到壹個機會,我只能看著別人把它奪走。
蔡康永老師有壹句意味深長的話:“在65,438+05歲的時候,我發現遊泳很難,所以我放棄了遊泳。65,438+08歲,遇到喜歡的人,約妳去遊泳,妳只好說“我不行”。18歲,覺得英語難,放棄了英語。28歲的時候,有壹個很棒的工作,需要英語,所以妳要說“我不會”。人生初期越麻煩,越懶於學習。越往後,越有可能錯過讓妳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的風景。”
順應自然就是成長,反自然就是成長。想要長大,不想錯過未來的美好風景,就要先忍受成長的不適,再去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