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異體字怎麽寫:酉、?、?。
酒,漢語常用字,讀作jiǔ,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指用糧食、水果等含澱粉或糖的物質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又可引申為動詞,指飲酒。
“酉”是“酒”的本字。酉,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像是有酒簍“Ⅱ形”伸進大缸的酒壇,大缸中的壹橫指事符號“—”表示酒液。
當“酉”的“酒壇”本義消失後,甲骨文再加“水形”,強調壇中飲料的液態性質。金文基本承續甲骨文字形。
篆文將甲骨文字形中的“水形”寫成“左邊”,將甲骨文字形中的“中間部分”寫成“右邊部分”。隸化後楷書將篆文字形中的“水”寫成“三點水”,將篆文字形中的“右邊部分”寫成“酉”。
該字自甲骨文中至小篆均從水、從酉,酉亦聲,其義為酒。《易·困》:“困於酒食,朱紱方來。”用為動詞,指飲酒。《韓非子·說林上》:“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
說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壹曰造也,吉兇所造也。 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儀狄。杜康作秫酒。
康熙字典:《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壹曰造也。吉兇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麯,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壹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
《前漢·食貨誌》: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壹曰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