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指導:三大妙招教妳如何選擇壹所好小學

指導:三大妙招教妳如何選擇壹所好小學

幼升小的學校選擇,我通過大量的實踐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最簡單地概括就是壹句話:當受眾、作聽眾、變觀眾、別成“群眾”,才有可能出眾。

壹、當受眾

“受眾”壹詞主要用在媒體上,看書、看報紙、看雜誌、看電視、上網的人都稱之為受眾。對幼升小的家長而言,就要成為幼升小各種信息的受眾。主要做以下4件事。

1.註意閱讀在紙質媒體上的教育信息。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京華時報對教育信息的報道都是很及時和全面的,每周這幾家報紙還有自己獨立的教育教育專版或專刊,擇其壹就基本可以滿足需要了。我研究了這幾年我搜集的這些媒體的公開報道,相對於小升初、中考、高考,涉及幼升小內容的是最少的,有很多信息都是猜測性的。這些信息看似和幼升小無關,但卻有著特別緊密地聯系。因為幼升小對學校的選擇幾乎涉及到其他升學方式的所有方面。比如,學籍對小升初的重要性凸現、各區縣重點中學招生的力度、方式的不同、中考、高考各區縣各學校的整體表現都會影響到家長幼升小選擇學校的判斷方向,因為幼升小是入學的源頭,把握了幼升小的方向就意味著今後升學成本、機會成本、壓力成本的高低。這些似乎與幼升小不相關的信息恰恰是最有參考價值的,只是需要家長做些分析和比較而已。

2.經常關註本小區、相鄰居住小區,目標學校居住小區及相鄰居住小區的網上論壇。我發現,北京絕大多數小學的評價、議論甚至內幕都或多或少在這些地產居住區論壇上找到。妳的孩子上學前,本小區、相鄰小區會有很多小孩入學到劃片完全壹樣的小學就讀,如果妳想上劃片的小學就多看看家長的評論作參考,如果覺得不滿足也可以直接發帖子提問,很多具有切身體會的家長會提供很多鮮活的信息。如果妳想擇校到某所自己認為理想的目標小學,就去看這所目標小學劃片對應的居住小區和相鄰居住小區論壇上的信息,會達到同樣的效果。應該註意,對於平房居住區、老舊小區這點就不適用,因為這些小區幾乎都沒有自己的論壇。

3.多瀏覽劃片學校、目標學校網站,常到專門的升學、考試論壇看看。這是為了建立整體印象和了解更多的專業問題和內幕消息,事實證明,很多的幼升小、小升初家長因能及時掌握相關資訊而少走了太多的彎路也降低了升學中不必要的成本。

4.擅用搜索引擎中的板塊功能。例如,百度的“貼吧”、“知道”、“百科”板塊。北京市絕大多數的小學在百度中都有自己的貼吧,壹定要看!妳可以很直觀感受到每所小學的校風、學風、學生的活躍程度、小學畢業後學生升入中學的去向、對任課老師的評價等。

我專門作過對比,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原來聽很多家長說某小學升入重點中學的學生很多,但課業壓力特大、學生活躍度不夠,嚴謹有余活力欠缺,起初我不相信,於是我做了壹件事:把和這所小學齊名同區的小學、不同區知名度比它低的小學找出來,到各學校網站查到每個學校大體的總人數,然後再去各個學校的貼吧看,十分令我吃驚的是,與這所學校齊名的、學校人數差不多的小學,貼子的數量明顯要多幾倍,而只相當這所學校人數幾分之壹、比它知名度低的小學的帖子數量居然也比它多出很多,很明顯這所學校的課業負擔是很重的,業余時間是匱乏的、學生的活躍度是很低的,再看貼子的內容,雖然貼子不很多可學生對課業的抱怨卻占了很大壹部分。後來我就“上癮”了,使用同樣的辦法驗證了幾十所學校,都非常的準確。校風、學風等很多項妳也可以了解個大概,其它妳想了解的內容也特別豐富。在專屬這個小學的“知道”、“百科”的詞條下也有相當多的內容有參考價值。看這些既有樂趣也有憂慮還有感動,真是不看不知道壹看忘不掉!

二、作聽眾

主要作“6個人”的聽眾,別當“那個人”的聽眾。

1.作學生的聽眾。主要是找4年級以上的學生交流,他們表達更清楚,描述更具體,很多就近上學的小孩4年級以後有的家長就不再接送了,容易獲得和這些高年級學生更多獨立的交流機會。主要了解課業負擔、做作業時間多長、班裏上輔導班的孩子大致有多少、是否喜歡學校、課間能否自由活動等。

2.作老師的聽眾。最重要的是與教畢業班的老師交流,主要了解小升初學生的走向、進入優質中學的人數、比列,參加大派位學生占的百分比等。

3.作家長的聽眾。每天放學前20分鐘前學校門口都會聚集大量接小孩的家長,等孩子的空隙很願意和妳溝通,妳也能參考更多家長的意見,信息非常鮮活、真實。

4.作“門衛”的聽眾。很多門衛在學校幹的年頭比校長都可能長,對學校的歷史、生源、家長素質、教育水準都很熟悉,堪稱壹個學校的活字典。雖然大多數文化不高,但往往見地獨到、語言樸實,會讓家長了解到學校最核心的信息。

5.作重點(優質)中學的聽眾。選擇小學,最有發言權的是中學。中學的教導處主任、招生負責老師對分別來自不同小學的學生都有壹定了解,他們會感受到每個小學的教育、生源質量,長期的接觸和積累,大多數小學的情況都會了然在胸。給妳認為的優質中學打電話了解有關情況,簡單方便,真實可靠,事半功倍。在我的大量信息積累中,對小學的認識許多關鍵信息都來自優質、示範中學。

6.作研究者的聽眾。研究者壹般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采集的各方面的實用信息很多,他們的諸多觀點對啟發家長教育有很實用的參考價值。家長能掌握最前沿的動態,信息的限度的對稱對家長決策有良好輔助作用。類似這樣的論壇、沙龍、講座等家長可多加參與。

別作“那個人”的聽眾

那個“人”就是JW。這個意思不是說JW講的是假話。JW在升學、考試上長期處於風口浪尖,壓力巨大,他們講話都很謹慎而中庸,已經練就了面對家長應對自如的本領。當妳問某某學校好不好時,會幹脆果斷告訴妳:都差不多,哪個都不錯,不好的都取消了;當妳問升學招生都有什麽方式的時候,會權威地告訴妳:文件上都有啊!各個學校都是壹樣的;當妳問有沒有必要上課外輔導班,提高升學概率的時候,會斬釘截鐵地告訴妳:教委沒有這樣的規定,需要不需要課外學習,是每個家庭自己的事情,從來沒上過輔導班最後班考上清華、北大的有的是,上了輔導班最後大專都考不上的也不少,就看您的了。等等……所有的問題都回答妳了,態度很好,說的也沒錯,可妳還是什麽都沒搞清楚,與其白費口舌,不如不去做這個聽眾為好。我遇到的這樣的回答太多了,已經很習慣了。

三、變觀眾

看學校——

主要看7個方面。

1.看“小紅旗”。每所小學在入門的顯著位置都有壹塊櫥窗,裏面標註了所有年級、班級,上面有衛生、紀律等的評比,好的都有小紅旗。看這個有什麽用呢?如果妳的小孩是2010年上學,妳就看6年級的情況,數數這所學校6年級有幾個班,因為他們2010年畢業,畢業幾個班,這個學校當年招收幼升小的學生就至少會有相同的班額數。以此類推,2011年入學妳就看5年級班的數量等等。這樣妳就會對這所學校的招生情況心中有數了。

2.看每個教室門框上面的提示牌。從壹樓看到頂樓,看看牌子上寫的都是什麽,比如:多功能教室、形體房、圖書室、排練室等等,如果這些用於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專用教室越多、越全,就可以證明這個學校設施全、條件好,在擇校時是重要參考。壹般來講越優質的學校,這樣的專用教室就越多。

3.看“頭上”,看”腳下”。管理到位、規範的學校在教室外走廊的上方都會裝攝像頭,用於監控學生的日常行為、保障教學安全,發生事故時也可以提供真實的證據。小學生總愛打鬧,壹定註意教室內外、走廊的地面是否防滑,這樣可以避免許多意外事故。

4.看桌椅、看墻面。看桌椅就是從教室後門的了望孔數壹數有多少套桌椅板凳,有多少套桌椅板凳就意味著每個班有多少學生,看看是不是學生太多,符不符合妳的要求。先看1年級的,如果方便每個年級都抽壹個班數數桌椅板凳,壹定要看5年級和6年級每個班的桌椅板凳數量,如果比1年級的、低年級的增多或明顯增多,就說明這所學校還是很受家長認可的,轉學進來為升學的學生多,相反如果減少的比較明顯說明這所學校讓很多家長不滿意,流失的學生多。在教育強區即便是普通小學在5、6年級班上的人數也會增加的,如果減少的較多基本能說明這所學校是很差的或差的。看墻面,就是看看教學輔助設施是不是比較全,比如,投影、電視、電子白板、空調、電扇等等。越多越好。

5.看操場、看綠化。操場要規整、“夠用”,有的學校操場雖小,但只有200多學生,用起來可能還有富余,有的學校操場較大,但有2000來人就可能不夠用。我很看重綠化和綠色,良好的綠色環境對形成孩子的情商具有重要作用。

6.看廁所。廁所幹凈,是學校關註小孩成長的細節化人文關懷,連廁所這樣的小事都管得很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所學校的教學作為的事也壹定會管得更好。

7.看展示。每所學校都希望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亮點,所以都有展示獲獎、認證的櫥窗、背景墻,壹般都在學校門口的墻面或顯要位置,留意壹下可以更多了解這所學校的“內功”如何。

看環境——

主要是學校周邊的環境:附近位置有沒有飯館、酒樓、加油站、垃圾樓、自由市場,離馬路是否過近、有沒有產生廢氣廢物的加工廠等等,主要是為了防止噪音、廢氣、危險物等對孩子上課、上下學造成影響。我去過100多所小學,有的小學周邊的環境令人作嘔。

看配套——

主要看看學校周邊有沒有課外培訓學校、托管班、少年宮、圖書館、科技場所、公園等,這主要是為了小孩上學後能做出比較恰當的安排,讓小孩盡可能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也可以避免家長很多麻煩。

看汽車——

實際上就是數汽車。快到下午放學的時間,可以到有意向的小學門口,數數大概有多少輛接孩子的汽車、自行車、電動車等。剛才說過了,各小學自己的網站上都有全校學生的數量,妳數數汽車的數量,就大體知道來自有車家庭的小孩占多大比例了,這個比例越大基本可以說明生源的質量越好,如果選擇這樣的學校就不必考慮學校到底是本地的多還是外地的學生多了。

為了更加準確,數汽車不要僅看數量,最重要的是比例;如果學校是走讀、寄宿都有的,請妳壹定要在周五放學前去,這壹天所有的學生都要接走,數的汽車的數量才更真實、有效。

我做了統計,說個數據供大家參考,當有車家庭占到學校學生總數10%以上時,生源質量就很不錯了,比例越高生源越好。數車不是讓大家當“勢力眼”,這末多考察學校的有效辦法,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各取所需吧!

有的家長看完這些後覺得很興奮,很想立刻就去看看學校。可現在正是“甲流”正盛的時候,學校肯定不讓進。怎麽辦?

最簡單的有三個辦法。

第壹,每天中午下課後到學校,很多學生都在學校吃飯,在操場完,妳可以通過柵欄門、學校柵欄圍欄叫過壹個或幾個學生,把妳關註的告訴學生,他們壹般都會到教學樓裏幫妳看,有的還特認真,然後很快返回告訴妳。

第二,每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很多高年級的小孩都是自己回家沒有家長接,妳可以把需求告訴他們,和他們約好第二天下午放學再過來,他們都會告訴妳。

第三,周六、日沒有課,到學校門衛室客氣些,進去看看把握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