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槍和矛的區別是什麽?

槍和矛的區別是什麽?

其實關於槍矛槊等在不同古籍中的解釋壹直很模糊。

《說文解字》——槊,矛也

《康熙字典》裏面也用的《說文解字》的解釋

《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正字通》——矛長丈八謂之槊

《宋史·儀衞誌》——矟,長矛也。木刃黑質盡雲氣

《長槍法選》——器名槍者,古之丈八矛也

《武備誌》——歷考諸說則矛矟槊皆槍之類也?

唐《通典》中無論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軍隊,還河西走廊南翼的的吐谷渾勢力,西域的小邦車師、焉耆、渴槃陀,遠在南亞的天竺,和中南半島的林邑、哥羅、多摩萇也全都裝備了槊。有趣的是,《通典》中沒有提到過壹次“槍”和“矛”。在東漢三國的歷史記載中,並未出現“槊”和“丈八矛”等字眼。或許在當時,“槊”這個字比較生僻。同樣生僻的字詞還有鈼、鋋、鍦、鏦、矟、激矛、仇矛等,都是指矛類武器。三國正史中並未提到槊,而正史中卻說曹操橫槊賦詩可以看出這些詞可能經常處於被混用的狀態。也就漢代的矛刃總體長些,後來矛刃總體是處於縮短的狀態。

《手臂錄》說:“虛串破大刀、破戟”,槍畫槍圈伺機進攻,戟和長柄大刀這類頭重的長柄武器不好回防。正史呂布用的長矛,關羽也不用偃月刀。因而壹般認為長柄武器槍頭越小戰鬥力越強。後世於是出現了“槍頭不過兩”的說法,但這種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不能以偏概全,且明朝同樣存在槍刃很長的線槍。

某些資料以偏概全了,這些詞界限非常模糊,某些人用現代嚴謹的分類法思維來區分古代這些詞是不合理的。唐朝官方典籍《唐六典》和明朝重要兵書《武備誌》都把槍看作對矛槊的統稱。

槍原本指削尖的竹木,如《通俗文》“剡木傷盜曰槍” ,後來逐漸用來指矛類兵器。唐代兵書《太白陰經》記載,壹萬二千五百人壹軍,“槍十分,壹萬二千五百條”,並未提及矛。《唐六典》記載“槍之制有四,壹曰漆槍,二曰木槍,三曰白桿槍,四曰樸頭槍”,而在註釋中,卻引用《釋名》對矛的解釋 。可見唐代已經廣泛使用“槍”這壹名稱,而其實際意義與矛無異。

《長槍說》中說“器名槍者,即古之丈八矛也。”明代重要兵書《武備誌》說:“歷考諸說則矛矟槊皆槍之類也。”可見,槍矛槊被認為是同壹種兵器。其實是現代人強行將嚴謹的現代分類法思維套上去導致產生了不少分類的說法,但這些說法都不能站住腳。用現代嚴謹的分類法思維來區分古代這些詞是不合理的。

認為槍與矛有區別的,常見的有這麽幾種說法:壹,矛頭長,槍頭短;二、矛沒有纓,槍有纓;三、矛桿硬無彈性,槍桿軟有彈性。

壹、矛頭長,槍頭短?

無論青銅矛還是鐵矛,矛頭長短差別都很大,並沒有統壹的規制。如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青銅矛頭,長的超過30厘米,短的不到12厘米。漢長安武庫出土的鐵矛頭,長的超過30厘米,短的也只有十幾厘米。明代兵書《武備誌》記載了多種槍的形制,槍頭長三寸三分到壹尺不等。《練兵實紀》還記載了長二尺的槍。

因此,矛頭長,槍頭短的說法並不成立。

二、矛沒有纓,槍有纓?

宋代兵書《武經總要》槍九色(九種形制的槍)有的有纓,有的沒有纓。明代兵書《武備誌》記載的槍也是有的有纓,有的沒有。

可見,並不能以是否有纓來區分槍和矛 。

三、矛桿硬無彈性,槍桿軟有彈性?這壹說法在民間武師和武術愛好者中流傳甚廣,認為槍桿應該用有彈性的木材(白蠟桿最好),可以利用槍桿的彈性緩沖高速沖擊中的反震,甚至利用槍桿彈性蕩開對手的兵器等等。關於槍桿的選材,明代軍事家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有壹段記載“椆木第壹,木輕而稍軟次之……攢打(竹)腰軟,不可用” 。根據吳其濬的《植物名實圖考》,椆木“木質重而堅” 。可見槍桿材質的選擇上,越堅硬越好。

戚繼光戎馬壹生,戰功赫赫,他的權威性自然是江湖把式比不了的。因此,所謂“矛桿硬無彈性,槍桿軟有彈性”,只是壹種民間說法,不足為訓。

其實大槍壹般就是硬桿。壹些人可能認為槍桿材質偏軟的花槍更容易甩出槍花。戰鬥力會不會更強。實際上並不會。在大槍兵擊實戰時會發現,桿子過軟不適合對抗。太瓤的桿子,在實戰對抗中兩名對手做封閉時會有動作的延遲非常消耗體力,也會導致自己的動作變形。如果在對抗的過程中壹方的桿子過軟、壹方的桿子相對軟硬適中的話,手持較軟桿子的壹方會非常的吃虧,因為他在做封閉的時候去打對方的桿子在那壹瞬間軟桿會有壹個泄力磕不開對方的桿子。

而對付短兵器,B站有許多“單刀進槍”的視頻,壹寸長壹寸強,除非兩人訓練水平相差實在太多,否則兵擊單挑總是長槍贏,無論硬桿或軟桿槍都能穩贏短兵器,短兵器都極難格擋槍。“壹寸長壹寸強”,“槍乃百兵之王”這種說法可不是亂說的。日本也有“劍道三倍段,長槍九倍段”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