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元史》卷九十二 誌第四十壹下(2)

《元史》卷九十二 誌第四十壹下(2)

資正院。至元六年十二月,中書省奉旨為完者忽都皇後置資正院,正二品。院使六員,同知、僉院、同僉、院判各二員。首領官:經歷、都事各二員,管勾、照磨各壹員。將昭功萬戶府司屬,除已罷繕工司外,集慶路錢糧並入,有司每年驗數,撥付資正院。其余司屬,並付資正院領之。自後正宮皇後崩,冊立完者忽都為皇後,改置崇政院。

 東宮官屬。至正六年四月,立皇太子宮傅府,以長吉等為宮傅官,時太子猶未受冊寶。至九年冬,立端本堂為皇太子學宮。置諭德壹員,正二品;贊善二員,正三品;文學二員,正五品;正字二員,正七品;司經二員,正七品。十三年六月,冊立皇太子,定置皇太子賓客二員,正二品;左、右諭德各壹員,從二品;左、右贊善各壹員,從三品;文學二員,從五品;中庶子、中允各壹員,從六品。

 詹事院。至正十三年六月,立詹事院,罷宮傅府。置詹事三員,從壹品;同知詹事二員,正二品;副詹事二員,從二品;詹事丞二員,正三品;首領官四員,中議二員,從五品;長史二員,從六品;管勾、照磨各壹員,正八品;蒙古必霝赤六人,回回掾史二人,掾史十人,知印二人,怯裏馬赤二人,宣使十人。其屬有家令司,家令二員,正三品,二員,正四品;家丞二員,正五品;典簿二員,從七品;照磨壹員,正九品。有府正司,府正二員,正三品;府丞二員,正五品;典簿二員,從七品;照磨壹員,正九品。有典寶監,典寶卿二員,正三品;太監二員,從三品;少監二員,從四品;監丞二員,正五品;經歷壹員,從七品;知事壹員,從八品;照磨壹員,正九品。有儀衛司,指揮二員,從四品;副二員,從五品;知事壹員,從八品。十壹月,置典藏庫,從五品,掌收皇太子錢帛。十七年十月,置分詹事院,詹事壹員,同知、副使各壹員,詹事丞二員,經歷壹員,都事二員,照磨兼架閣壹員,斷事官二員,知事壹員。

 大撫軍院。至正二十七年八月乙巳,命皇太子總天下軍馬。九月,皇太子置大撫軍院,從壹品。知院四員,同知二員,副使壹員,同僉壹員。首領官:經歷、都事各二員,照磨兼管勾壹員。二十八年閏七月,詔罷之。

 大都分府。至正十八年三月,東安、漷州、柳林日有警報,京師備禦四隅,俱立大都分府。其官吏數,視都府減半。

 警巡院。至正十壹年七月,升左、右兩巡院為正五品。十八年,又於大都在城四隅各立警巡分院,官吏視本院減半。

 行中書省。至正十二年正月,江西、江浙行省皆除添設平章,陜西行省除添設右丞。閏三月,置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於揚州,以淮西宣慰司、兩淮鹽運司、揚州、淮安、徐州、唐州、安豐、蘄、黃皆隸焉。除平章二員,右丞、左丞各壹員,參政二員,及首領官、屬官***二十五員。為頭平章,兼提調鎮南王傅府事。至十壹月,始鑄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印給之。是年,江浙行省添設右丞、參政,四川行省添設參政。十六年五月,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於福州,鑄印設官,壹如各處行省之制。以江浙行中書省平章左答納失裏、南臺中丞阿魯溫沙為福建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福建閩海道廉訪使莊嘉為右丞,福建元帥吳鐸為左丞,司農丞訥都赤、益都路總管卓思誠為參政。以九月至福州,罷帥府,開省署。十七年九月,置山東行省,以大司農哈剌章為平章政事,鑄印與之。十八年,福建行省右丞朵歹分省建寧,參政訥都赤分省泉州。二十三年三月,置廣西行中書省,以廉訪使也兒吉尼為平章政事。又置膠東行省於萊陽,總制東方事。二十六年八月,置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行樞密院。至元三年,伯顏右丞相奏準,於四川及湖廣、江西之境,及江浙,凡三處,各置行樞密院,以鎮遏好亂之民。每處設知院壹員,同知、僉院、院判各壹員。湖廣、江西二省所轄地裏險遠,添設同僉壹員。各院經歷壹員,都事二員,照磨壹員,客省副使壹員,斷事官二員,蒙古必阇赤二人,掾史六人,宣使六人,知印、怯裏馬赤各壹人,斷事官譯史壹人,令史二人,怯裏馬赤、知印各壹人,奏差二人。至四年二月,遂罷之。至正十三年五月,嶺北行樞密院添設斷事官二員,先已設四員,***六員。又立鎮撫司,除鎮撫二員。立管勾所,置管勾壹員,兼照磨。後又添設僉院二員、都事壹員。十五年十月,置淮南江北等處行樞密院於揚州。十二月,河南行樞密院添設院判壹員。十六年三月,置江浙行樞密院於杭州,知院二員,同知二員,副樞二員,僉院二員,同僉二員,院判二員。首領官:經歷、知事各壹員,斷事官二員,經歷壹員。十八年,以參政崔敬為山東等處行樞密院副使,分院於漷州,兼領屯田事。十九年八月,以察罕帖木兒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知院。二十六年八月,置福建江西等處行樞密院。

 行禦史臺。至正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命太尉納麟為江南諸道行禦史臺禦史大夫,以次官員,各依等第選用。是日,禦史臺奉旨,移置行臺於紹興。十二月,合臺官屬,開臺署事。是年,置河南廉訪司於沂州。十八年,禦史臺奏準,江西湖東道肅政廉訪司,權於建寧路開司署事。二十二年九月,權置山北廉訪司於惠州。二十三年六月,濟南路復置肅政廉訪司。二十五年閏十月,禦史大夫完者帖木兒奏:?江南諸道行禦史臺衙門,嘗奉旨於紹興路開設,近因道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北、江西、福建等處,凡有文書,北至南臺,風信不便,徑申內臺,未委事情虛實。宜於福建置分臺,給降印信,俾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北、江西、福建各道文書,由分臺以達內臺,於事體為便。?有旨從之。十壹月,仍置河東廉訪司於冀寧。

 行宣政院。元統二年正月,革罷廣教總管府壹十六處,置行宣政院於杭州。除院使二員,同知二員,副使二員,同僉、院判各壹員。首領官:經歷二員,都事、知事、照磨各壹員,令史八人,譯史二人,宣使八人。至元二年五月,西番寇起,置行宣政院,以也先帖木兒為院使往討之。至正二年,江浙行宣政院設崇教所,擬行中書省理問官,秩四品,以理僧民之事。

 河南山東都水監。至正六年五月,以連年河決為患,置都水監,以專疏塞之任。

 行都水監。至正八年二月,河水為患,詔於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九年,又立山東河南等處行都水監。十壹年十二月,立河防提舉司,隸行都水監,掌巡視河道,從五品。十二年正月,行都水監添設判官二員。十六年正月,又添設少監、監丞、知事各壹員。

 都水庸田使司。至元二年正月,置都水庸田使司於平江,既而罷之。至五年,復立。至正十二年,因海運不通,京師闕食,詔河南窪下水泊之地,置屯田八處,於汴梁添都水庸田使司,正三品,掌種植稻田之事。庸田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二員。首領官:經歷、知事、照磨各壹員,司吏十二人,譯史二人。

 都總制庸田使司。至正十年,置河南江北等處都總制庸田使司,定置都總制庸田使二員,從二品;副使二員,從三品;僉司六員,從四品。首領官:經歷二員,從六品;都事二員,從七品;照磨兼管勾承發架閣壹員,從八品;蒙古必犛赤、回回令使、怯裏馬赤、知印各壹人,令史十八人,宣使十八人,壕寨十八人,典吏四人。其屬官,則有軍民屯田總管府,凡五處,置達魯花赤各壹員,從三品;總管各壹員,正五品;同知各壹員,正六品;府判各壹員,從七品。首領官:經歷各壹員,從八品;知事各壹員,從九品;提控案牘兼管勾承發架閣各壹員,蒙古譯史各壹人,司吏各六人,典吏各二人。又有農政司,置農政壹員,正五品;農丞壹員,正六品;提控壹員,司吏二人。又有豐盈庫,置提領壹員,正八品;大使、副使各壹員,正九品。

 分司農司。至正十三年正月,命中書右丞悟良哈臺、左丞烏古孫良楨兼大司農卿,給分司農司印。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間,北至檀、順州,東至遷民鎮,凡系官地,及元管各處屯田,悉從分司農司立法募民佃種之。

 大兵農司。至正十五年,詔有水田去處,置大兵農司,招誘夫丁,有事則乘機招討,無事則栽植播種。所置司之處,曰保定等處大兵農使司、河間等處大兵農使司、武清等處大兵農使司、景薊等處大兵農使司。其屬,有兵農千戶所,***二十四處;百戶所,***四十八處;鎮撫司各壹。

 大都督兵農司。至正十九年二月,置大都督兵農司於西京,以孛羅帖木兒領之,從其所請也。仍置分司十道,專掌屯種之事。

 茶運司。元統元年十壹月,復置湖廣江西榷茶都轉運司。

 鹽運司。至正二年十壹月,中書省奉旨講究鹽法,奏準於杭州、嘉興、紹興、溫臺四處,各置檢校批驗所,直隸運司,專掌批驗鹽商引目,均平袋法稱盤等事。每所置檢校批驗官壹員,從六品;相副官壹員,正七品。

 漕運司。至元二年五月,京畿都漕運司添設提調官、運副、運判各壹員。至正九年,添設海道巡防官,給降正七品印信,掌統領軍人水手,防護糧船。巡防官二員,相副官二員。

 防禦海道運糧萬戶府。至正十五年七月,升臺州海道巡防千戶所為防禦海道運糧萬戶府。九月,置分府於平江。

 添設兵馬司。至正十年十月,中書省奏:?東南千裏外,妖氣見,合立兵馬司四處,掌防禦之職。?遂置大名兵馬司、東平兵馬司、濟南兵馬司、徐州兵馬司。每司置都指揮、指揮各二員,副指揮各四員,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各壹員,譯史各二人,司吏各十二人,奏差各八人,貼書各二十四人,忽剌罕赤各三十人,司獄各壹員,獄丞各壹員。十壹年,罷沂州分元帥府,改立兵馬指揮使司。十五年十月,濟寧兵馬司添設副指揮二員。

 各處寶泉提舉司。至正十壹年十月,置寶泉提舉司於河南行省及濟南、冀寧等處,凡九所。江浙、江西、湖廣行省各壹所。十二年三月,置銅冶場於饒州路德興縣、信州路鉛山州、韶州岑水,凡三處。每所置提領壹員,正八品;大使壹員,從八品;副使壹員,正九品;流官內銓註。直隸寶泉提舉司,掌浸銅事。

 湖南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元元年六月奏準,湖南道宣慰使司兼都元帥府,總領所轄路分鎮守萬戶軍馬。

 邦牙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元四年十二月置。先是,以緬地處雲南極邊,就立其酋長為帥,三年壹貢方物。至是來貢,故改立官府以獎異之。

 永昌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正三年七月,中書省奏:?闊端阿哈所分地方,接連西番,自脫脫木兒既沒之後,無人承嗣。達達人口頭匹,時被西番劫奪殺傷,深為未便。?遂定置永昌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以治之,置宣慰使三員、同知二員、副使二員。首領官:經歷、知事、照磨各壹員,令史十人,蒙古譯史四人,知印二人,怯裏馬赤壹人,奏差八人,典吏二人。

 山東東西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正六年十二月改立,掌開設屯田、屯駐軍馬之事。

 荊湖北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正十壹年十壹月奏準,荊湖北道宣慰使司兼都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