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風景:佛子嶺水庫.梅山水庫.毛坦廠古鎮.大華山和小華山.皖西大裂谷.
萬佛湖風景名勝區
舒城山川秀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皖中花園"之美譽。萬佛湖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湖中60多個島嶼,大多開發利用,幾十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墨如畫,巧奪天工。湖水清澈如鏡,水質清新,經國家環保部門抽樣監測,屬地表二級水質,可直接飲用。世界第壹大人工土壩鑲嵌於湖邊。各種旅遊設施配套齊全,旅遊項目豐富多彩,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順利通過了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驗收。2002年5月6日,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萬佛湖旅遊文化節暨“龍津杯”國際龍舟邀請賽。萬佛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0平方公裏,最高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以山高、峰險、松奇、石怪、瀑多、洞幽、林深、佛真而著稱於世。文化積澱深厚,人文景觀眾多,還是避暑療養勝地。 萬佛溫泉,位於萬佛湖畔,舒城湯池鎮,素有“人間福地”之稱。清代文學家戴名世作有《溫泉記》。溫泉面積1.5萬平方米,出水面積2500平方米,是典型的高熱氡泉,常年水溫65攝氏度,富含人體需要的16種微量元素,對皮膚病、關節炎、傷風感冒、腰腿疼痛等有顯著療效。現建有全省規模最大的溫泉遊泳池,集沐浴、療養、旅遊於壹體。
臯陶墓
位於六安城東7.5公裏、六安至合肥公路北側15米處,東北35米處為臯陶祠舊址。臯陶被孔子列為上古“四聖”之壹,《史記·索隱》載:“六安國六安,咎後偃姓所封國”,故六安有臯城之稱。臯陶墓為圓形土冢,周長97米,高6.2米,墓頂平面直徑4米,上有黃連木壹棵,形同華蓋,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手書“古臯陶墓”碑刻壹塊,碑高1.82米,寬0.92米。1981年公布為六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上海辭書出版社收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響洪甸風景區
響洪甸水庫:響洪甸水庫坐落在響洪甸鎮駐駕灣村的西淠河上,壩型為半徑同心圓混凝土重力壩,壩高875米,弧長304米,橫臣於蒼山雲海之間,庫區通航裏程多20公裏,煙波浩渺、碧水千裏、兩岸山峰峙,重巒叠翠被譽為皖西的“小桂林”。齊 山:在庫區的響齊辦事處、響洪甸鎮之間,壹面依山,三面環水。《六安州誌稱》:齊山因“頂峰而平,故名”。齊山擁霧,舊為六安州八景之壹。蓮花山:在油坊店鄉蓮花河畔,因山有石似蓮花而得名,包括東蓮、西蓮,兩座相距約5公裏。山上有令碑石、龍潭石、棋盤石、燕子石等景點,石壁上有多處名人題刻。
梅山水庫
梅山水庫坐落在史河上遊梅山城區,是淮河流域重點工程,是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連拱壩,壩高88.24米,全長443.5米。大壩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長虹臥波橫跨在高峽平湖之中。
由梅山水庫興建而形成的人工湖,湖水碧透,微波蕩漾,庫區沿岸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天鵝島、九王寨、青蛙石、水上兵馬俑、梳妝臺等景點,形象各異,栩栩如生,讓遊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登壩遠眺:連綿青山、無際鮮花、碧綠茶園、如茵綠毯、盡收眼底。
梅山水庫於1954年6月開始動工,1956年4月建成,和它同期建成了五座大中型水庫,他們都位於淮河的上遊,大別山腹地,這就是五十年代聞名全國的大別山五大水庫體系。為什麽要修建這五大水庫呢?解放初期淮河是壹條有名的害河,有名話叫:“走千走萬,不走淮河兩岸”,不難聽出淮河兩岸人民生活是多麽的艱辛!1951年5月15日毛澤東同誌提出了“壹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周恩來親自主持工作會議,下令水得部在淮河上遊興修水庫,於是就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建成了金寨縣響洪甸水庫和梅山水庫、霍山的磨子潭水庫和佛子嶺水庫、舒城縣的龍河口水庫,這五顆璀璨的明珠。
梅山水庫在50年代,是世界上最高的連拱型大壩。50年代鄧小平同誌曾到這裏來視察,70年代聯合國大壩委員會主席托蘭和列寧勒水電設計院院長都曾到過這裏,他們稱贊道:“連拱壩好,中國人民了不起!”這座連拱型的大壩由15個連拱和16個垛組成,大壩全長443.5米,連拱壩全長311.5米。
站在連拱壩壩頂的平臺上,放眼望去,庫區的水清澈見底,眾多小島點綴其中,好象壹幅風景秀麗的中國山水畫。如果蕩舟湖上,您壹定會看到連拱聳雲,重巒疊嶂,魚躍人歡的萬千氣象。水庫北岸的山和湖還有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北宋年間,民間有九個強盜,他們居住在湖中間的壹個山頭上自封為東王、南王、西王、北王、天王、地王、水王、火王、和寨王,並在四周圍建了很高的圍墻。他們召集附近的壹些土匪、強盜聚會起來,經常下山搶劫、殺人、放火,鬧得民不聊生。當時宋朝的朝廷多次派兵鎮壓他們,但是終因九王寨山高墻固,久攻不破,就在官兵們陷入困境時,突然來了九位非常美麗的女子,自告奮勇,願意施美人計來迷惑這九位大王。他們每天在美山湖下的深潭中洗澡、嬉笑打鬧,來引起九位大王的註意。九位大王終因過不了美人關,而松懈了防禦,朝廷就趁此機會壹舉攻上山寨,把上面的土匪強盜壹網打盡。正在朝廷政府和農民要感謝這九位美女的時候,卻不知她們的去向了,於是人們為了紀念這九位美女,就把這壹帶群山叫作美山,湖就叫美山湖了,後來因為諧音的緣故,把美山叫成了梅山,與此同時,就把九個強盜聚會過的地方叫做九王寨,壹直沿用至今。
站在連拱壩上,可以鳥瞰到縣城——梅山的全貌。梅山地名由來的傳說有很多種,壹是梅山瀕臨在史河的峭壁上,巖石裂墳如朵朵梅花,幫稱梅山;又說黃巢與王仙芝相約聯軍攻河南,行軍到梅山,為唐軍圍困,久不得脫,黃巢令軍隊撒米糧於山坡、道路,唐軍疑黃巢軍糧充足,解圍而去,後人稱這裏為米山,後諧音為梅山。金寨縣城梅山,壹條史河把山城分成東西兩半,河東是工業區和學校所在地,原有多家絲綢工業企業,省重點高中——金寨壹中坐落在河東,2000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狀元就是金寨壹中的學生,全國聞名的希望之星—“大眼睛”蘇明娟也曾在金寨壹中的高中部就讀;河西是冊城的政治中心和商貿區,整個山城的建築依山傍水,別有壹番情趣。
大壩的東端,這柵欄式的建築就是大壩的另壹個組成部分——溢洪道,***由7個孔組成,每孔寬11.2米,當庫區水位超過壹定高度時,溢洪道閘門便會開啟泄洪。在溢洪道下方有壹個凹槽,叫緩沖槽,是為減緩水流對山體的沖擊力而設計的,大壩下方那棟白色建築就是發電廠,梅山水庫在初期時主要功能為蓄水、防洪、灌溉,發電廠是1954年建成投產的,***有4臺機組,年最大發電量為1.2億千瓦時,在北京中國家業博物館裏陳列有梅山水庫發電機組的模型。
記得法國著名畫家拉庫瓦說過:“好的風景,應該是壹部字典,而不是壹本書”,梅山水庫也應該是壹部字典,它的自然風光,它豐富的文化內涵,應該讓大家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體會。
銅鑼寨
銅鑼寨位於縣城西南68公裏,今為上土市鎮龍門村,海拔1096米。此寨始建於明代末年。據光緒《霍山縣誌》記載:“銅鑼寨自白雲尖蜿蜒而來,壹峰聳峙,下有松尖謁駕崖。明末張獻忠入寇,居人避其上,賊至鳴鑼號召,去,秉耒出耕,故以銅鑼名。”清鹹豐年間,居民仍避兵亂於其上。寨為孤峰聳起,怪石重叠,周圍皆險徑,攀登艱難。今寨址已無存,僅在寨頂發現石臼3個,形模甚古,其中壹個是在巖石中開鑿的,上口直徑40厘米,底徑28厘米,深24厘米。在巖腰處發現有炮子,大如碗,另有鐵刀壹把,半露在外,半插石縫中,欲拔不出。寨頂端面積約3平方公裏,今建有電視轉播臺。
南嶽山
位於霍山縣境內,相傳山名為漢武帝登禮時所封。今廟宇西門尚有“漢帝勒封”四個大字。
南嶽山四面眾山拱衛,壹峰突起,如住擎天,故又名天柱山。晚唐詩人皮日休漫遊皖西時,曾寫下著名的《南獄賦》,稱“北與地角,勢與天就”,“有水如脈,有石如骨,空洞如腹,有峪如節”,對山水洞石作了細致的描繪。山頂原嶽祠、萬卷堂等古建築。萬卷堂;相傳是宋代狀元焦氏.兄弟中考前的讀書處,至今遺址尚存,現有16間磚木結構的小瓦廟,系1937年重修。正殿是國民黨著名書法家幹信任先生題寫的“小南嶽”匾額。飼旁有壹水池,口方丈許,池水清冽,俗稱“南嶽天池”,舊為“霍山八景”之首。相傳池下有壹泉眼,與東海相通,有壹龍臥於池中,後不翼而飛。曾有古詩描述:“南嶽峰頂水接天,、芙蓉倒插浸塞蓮,不知漢武賜封後,能潤山前幾畝田”。山南峭壁處,有大小兩個風洞,扶石躡足而上,可至洞口,大洞可容數千人坐臥其間,小洞外狹內寬,中如曲房復室,借光深入,可達數重。
洞的西北上方,有旗桿夾、白虎巖、試心巖等怪石林立。其中試心巖伸出約三米,下臨深淵,十分險峻。傳說心懷邪念者,畏懼登臨。有詩日:“風洞浮嵐萬壑低,誠心巖上色猶迷,蒼松綠翠埋唐褐,野草荒丘失漢泥”。山北夾谷中有壹石洞,有降如富,舊稱“石窗洞”。傳說漢末左元放隱居於此。洞旁有深潭,名日龍漱。古詩雲:“封禪猶存臨嶽題,前山排急浪,壹徑懾力梯。龍去池方靜,風高古洞迷,忽疑左元放,尚在此中樓”。生動地描繪了南嶽山的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山之東坡有百步階,拾階而上,登上峰頂。只見東、南、西三面群山連綿,無邊無際;向北眺望,清水如綠,曲折東流;霍山古城、新城盡收眼底。身臨其境,耳聽山泉叮冬,眼望西邊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天堂寨原始森林
被譽為“人間天堂”的天堂寨位六安地區金寨縣西南角,與湖北省羅田、英山接壤,是華東地區最後壹片原始森林,面積120平方公裏,古稱多雲山,因“晴日飛空,雲亦不斷”而得名,自元以後義軍聚寨屯兵,改名為天堂寨。天堂寨景觀集山水風光之大全,有水景、山景、石景、雲景 和洞景等,享有“植物王國”、“動物樂園”、“雲霧的海洋”、“清涼的仙莊”等美譽。
天堂寨乃秦嶺皺褶帶的延伸,為江淮分水嶺,“峰崖石寨插雲間,吳楚東南第壹點”。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米,為大別山第二高峰,景區內峰、石、樹、花、雲海相映成趣景色怡人。天堂寨水資源十分豐富,泉、溪、湖、潭、瀑,山中壹夜雨,處處掛飛泉。來到天堂寨,妳不可不去觀賞天池、尾平湖、九影瀑布,龍潭瀑等著名景點,置身其中,嘩嘩的流水聲,伴著悅耳的鳥鳴聲,猶如進入了壹個清涼世界。
天堂寨的雲,變幻多姿,既有“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輕紗帳,又有壹碧萬頃,煙波浩渺的雲海,古人曾作詩形容:“峰高雲罩地仙美,山色朦朧誰往還”、“白露蒼煙,彌漫霧靄,人海煙嵐直如蜃樓海市中”。“踏遍黃峨岱與廬,唯有天堂水最佳”。陽光明媚的春夏,去天堂寨正相宜。
....天堂寨奇松、怪石、雲海、溪泉、飛瀑巧奪天工,變幻無窮。壹位旅遊專家在遊覽天堂寨後,稱之謂:“遊遍黃峨廬岱,唯有天堂之水”贊譽天堂寨集黃山、峨眉山、廬山、泰(岱)山等全國名山大川之精華。 目前,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已 初步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壹條龍旅遊配套服務體系,還修有壹條長達1500米的高空索道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