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中國拼音發展史

中國拼音發展史

中國拼音發展史: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制定。

於1955年—1957年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壹種普通話音標。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

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撰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其實說起《漢語拼音方案》,也是經過了相當漫長的壹段發展歷史。近現代我們熟悉的參與漢語拼音方案標準制定的漢語言專家周有光先生。

還有更早的壹位在清末年間,中國拼音文字運動的先驅者盧戇章先生卻可以稱得上“拼音之父”。盧戇章有壹本書叫《壹目了然初階》,這是中國人自己擬訂的第壹部拼音方案和第壹本拼音文字課本。

拼音的好處

1、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漢語拼音能夠準確地給漢字註音,遇到不認識的漢字,可以用漢語拼音的方式查辭書。

2、它是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學習普通話光靠口耳是不夠的,必須有壹套記音符號,以幫助教學,矯正讀音。漢語拼音就是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

3、學習拼音可以獨立查字典,有利於幼兒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