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540部首歌訣如下:
《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字典,由許慎編著,***收錄了540個部首。但是,說文並沒有提供部首的歌訣。
部首歌訣通常是指《康熙字典》的“康熙字典部首歌訣”,這是壹首順口溜,用來幫助記憶《康熙字典》的214個部首。所以,關於《說文解字》的540部首歌訣,實際上並不存在。
拓展知識:?
《說文解字》部首之壹創造漢字的六種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前兩種造字方法為早(初)期文字的形成階段,以‘象形造字法’為主。
隨後兩種造字方法為文字發展應用階段產生的造字法,以‘形聲造字法’為主;最後兩種是文字使用過程中的變通方法。
《說文解字》部首之二六種造字方法中有兩種方法具備***同點:象形與形聲,都有壹個形字。‘象形’即:依類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拙。
也就是我們今天俗語中的‘比著葫蘆畫瓢’,此造字法所造字體也即文字中的文指的就是紋路、輪廓、線條、事物形象的線條。
像繪畫中的素描,把事物的輪廓形狀簡筆畫下來。因此,早期的文字具有描繪所述物體形象輪廓的特點,這也是中國漢字被稱為象形字及書畫同僚的緣由。
《說文解字》部首之三後來漢字不斷發展,數量不斷增加,漢字創造者便采取了以事為名,取譬相成’的形聲造字法。具體為:以事為名,謂半義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
也即:取半部字形表示所造字體的‘歸屬類別’,另取半部字形表示所造字體的‘讀音’。這就是俗稱的漢字讀半邊。
而這表示歸屬類別的半部字形即為漢字的部首,絕大多數為早期漢字形態,其中又以象形字為主要。采取形聲法所新造的字體被稱為字,形聲字約占現代漢字數量的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