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 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2、 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會默寫《贈汪倫》;理解古詩句,了解詩句所描寫的朋友之間離別的情景和詩人還鄉時的所見、所感。
3、 結合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詞典,理解詩句,體會詩句的含義;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背誦三首古詩,默寫《贈汪倫》。
難點
1、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壹課時
壹、學習《贈汪倫》
1、 解題:題目中的“贈”是什麽意思?贈了什麽給汪倫?
2、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看後面的註釋。
3、 在小組內***同討論詩句的意思。
4、 在全班發言,(老師貼出詩句,請同學講解)
5、 練習背誦這首詩。
二、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 導入新課
2、 解題:題目中的“之”是去,往的意思;“廣陵”是今江蘇揚州,在黃鶴樓李白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3、 學習生字。
4、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註釋或查字典,理解詩句的意思。
5、 小組內討論詩句的意思。
6、 同學發言(老師貼出詩句,同學講解)
7、 背誦這首詩。
三、作業練習:
1、 背誦兩詩古詩。
2、 寫出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第二課時
壹、學習《回鄉偶書》
1、 解題:這是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賀知章辭官回家後,感概很深,於是出於偶然寫了這首詩,寫了自己還鄉時的感觸。
2、 學習生字。
3、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註釋或查字典。
4、 在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
5、 在全班發言。
6、 朗讀、背誦這首詩。
7、 試著把這首詩編個故事,參考下面的圖,練習表演。
二、背誦本課的三首詩(個人背、小組背、全班背)
三、練習默寫《贈汪倫》,互相批改
四、作業
1、 背誦《回鄉偶書》
2、 從詩中摘錄兩組反義詞。
3、 寫出後兩句詩的意思。
26 桂花雨
教學要求
1、 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 自學課文中的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3、 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 想像課文描寫怕情景。
教學課時: 壹課時
教具準備 :有關桂花的掛圖
壹、引出新課堂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思考:
1、 課題“桂花雨”是什麽意思?這裏用了什麽修辭手法?
2、 課文主要寫了壹件什麽事?
3、 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不懂的問題。
三、理解詞語
四、學習課文
1、 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壹件什麽事,哪幾段是寫這件事的?
(1)小組內討論。
(2)全班發言。
2、 學習第1、2自然段:讀了這段妳對“我”、桂花都有了什麽了解?
3、 學習第3—6自然段。
這部分主要寫了什麽?找出相關的詞句讀壹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 學習第7、8自然段。
妳如何理解母親說的話?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嗎?
5、 請大家帶著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
27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學要求
1、 學習小男孩在誤以為獻血後自己就會死去的情況下仍堅持獻血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2、 學習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了壹件什麽事;理解“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表現的思想品質。
3、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練習運用“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壹件什麽事。
2、 抓住描寫小男孩獻花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活動的變化。
難點:
1、 理解“啜泣、嗚咽、哭泣、抽泣”幾個近義詞的細微的差別。
2、 理解“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表現的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朋友”是大家多麽熟悉的稱呼,多麽親切的稱呼。可是,妳知道什麽是朋友嗎?(同學們自由發言,各抒已見)
今天,我們學習壹篇新課文,這是壹篇寫戰爭時期的故事的課文,讀了以後,我們會對“朋友”有更深的認識,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思考:1、題目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
2、課文寫了壹件什麽事?
三、細讀課文
1、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2、標出全文***幾個自然段,想想每段寫了什麽。
3、畫出不懂的問題。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詞語。 3、檢查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
1、請同學讀第1—4自然段。
思考:(1)課文講的事的起因是什麽?
(2)從哪看出當時情很嚴峻?在書上畫出。
2、***同討論。
六、作業
1、看拼音寫漢字。 2、在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第二課時
壹、學習課文
1、細讀第5—11自然段,找出描寫小男孩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的心理活動情況。(全班討論,自由發言)
3、 請同學讀第12—14自然段。
重點體會男孩回答醫生的問題時說的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以為會把他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樣他就會死去,但即使是這樣,他仍願意獻血,原因是“她是我的朋友”。這話說得多麽輕松,但從這樸實的.話裏,可以看出“朋友”壹詞在阮恒心中的位置和分量,它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從中看出阮恒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聯系實際,談談妳學了這課有什麽收獲?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詞填空(搶救、挽救)
(1)優***產黨尚秀雲靠細致的工作和愛心( )了壹個又壹個
失足青少年。
(2)如果不立刻( ),受重傷的小姑娘就會死去。
3、修改病句
男孩阮恒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用盡力氣竭力制止哭泣。
28 爭吵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自學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壹件什麽事。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麽事。
2、 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課時: 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二、布置自學
1、讀讀文中帶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壹件什麽事。
3、畫出自己不理解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同學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1、理清課文層次。(全班討論)
(1)默讀課文,標出全文***幾個自然段。
(2)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原因?
(3)哪幾個自然段寫發生爭吵後“我”和克萊諦的表現?
(4)哪幾個自然段寫放學後,克萊諦主動找“我”,我倆和好了?
2、學習第壹部分(第1—4自然段)
(1)請同學讀這部分課文。
(2)先同桌討論,後全班討論:“我”克萊諦發生爭吵的真正原因是什麽?發生吵後雙方表現各是怎樣的?妳體會到了什麽?
3、學習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請同學讀這部分課文。
(2)自己默讀,在書上批畫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的心情。
(3)讀讀自己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4)老師引導,弄清下面兩個問題。
A、“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是為什麽?
B、克萊諦兩次說“我在外邊等著妳”,而“我”也回答:“我也等著妳!”兩人想的壹樣嗎?從中妳體會到什麽?
4、學習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讀這部分課文,找找描寫兩個人表現的詞句,妳體會到什麽?
(2)全班分兩組,壹組說“我”的表現,壹組說克萊諦的表現。
5、讀最後壹段,理解父親的話。(全班討論後老師總結)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造句
積累,運用七
教學要求
1、教學學生懂得無論他人對自己的付出多麽微小,我們都應該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謝;通過實踐活動,認識規範用字的重要,培養認真做事的習慣。
2、學習成語,會讀、會背、了解它的意思;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練習以《第壹次×××》為題寫作文,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進行用字情況的調查,培養從事實踐活動的能力。
重點難點
1、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理解的中心思想。
2、 練習寫《第壹次×××》的作文,要會選材,寫出合要求的作文。
3、 組織好實踐活動,寫出調查報告。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讀、會背12個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
2、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體會短文最後壹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具準備: 成語卡片
教學過程
1、 學習成語xx
2、 說說成語的意思。
3、 按“壹、二、三……的順序背誦,看誰先會背。
二、閱讀短文
1、 自由讀短文,自學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2、 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掌握情況。
(2)朗讀情況。
3、 ***同討論文後的兩個題目。
4、 感恩節簡介。
5、 ***同討論,自由發言(到了感恩節,妳準備給誰什麽感恩禮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明確習作要求,指導選材,指導習作。
2、 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第壹次×××的真實感受。
教學過程
壹、習作指導
1、審題意,明確寫作內容和範圍。
請同學比較《第壹次×××》和《壹次×××》兩個文題有什麽不同。《壹次×××》限於寫《壹次》,不能寫兩次、三次,但可以是任何壹次;而《第壹次×××》則限制在“第壹次”這個範圍內。
2、選好材料。
選材的思想要寬,選哪個方面的材料都可以:
第壹次學習某項技能,內容有:剪紙、編中國結、釘扣子、做航模、寫毛筆字、學騎自行車、滑冰……
第壹次從事某項勞動,內容有:種樹、洗衣服、擦玻璃……
1、 為了做到寫清楚,應事先列個作文提綱,確定寫作順序。
2、 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第壹次×××時的心情、感受,要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