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景區是我市陽城縣的壹個5A級景點,大清相國陳廷敬故居。從拍攝《康熙王朝》電視劇火了以後,又拍攝了《壹代名相陳廷敬》,壹直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慕名前來觀光旅遊。為進壹步提升我們全市的文化旅遊產業,去年,景區與山西文旅集團聯手投巨資打造“實景演藝+體驗融入”的實景夜遊體驗項目《再回相府》。
夜晚的皇城幽深安靜。在導遊的帶領下,走進景區,穿越劇正式開幕。
第壹板塊:賑災濟貧,樂善好施 。清康熙二十七年,當地遭遇災荒,作為長期從商的大戶人家,陳廷敬父親陳昌期開倉將幾代儲積的糧食數十萬石全部發放給鄉人,拯救了附近數萬百姓。陳家平常積仁累義,樂善不倦。其父85歲誕辰那天,又拿出家中所有的錢,換米數百石,周濟鄉人。正是陳家幾代人的家風家教為陳廷敬的為官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陳廷敬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成長起來,致力於秉公理財,清廉公明,對官場上那些腐敗現象也敢於批判和鬥爭。
第二塊板:陳廷敬的夢境 。
? 隨著導遊又轉場到了相府的最大的園子---止園。如果白天來便可見園內綠滿蔭稠,流水潺潺,怪石嶙峋,波光粼粼。這裏曾是相府主人經常召集文人墨客飲酒作詩、陶冶情操的理想場所。
今晚卻在此與陳相同夢,回憶往昔歲月風雲。兒時的他,習詩舞文。14歲那年,陳廷敬和父親壹起參加院試,結果陳廷敬比父親的成績還好,名列第壹,這令掌管家族產業的父親很慚愧,但更多的是欣喜:我陳家後繼有人啊!他原名陳敬,21歲中進士,同科進士中有兩個陳敬,順治帝便賜名陳廷敬,從此聲名雀林。
置身於官場中的陳廷敬如履薄冰半輩子,名揚千史。康熙親政後,入翰林,為經筵講官;後歷任左都禦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任《康熙字典》總修官。為父守孝三年,康熙還親臨此地,並賜予"午亭山莊"的牌匾,75歲那年病逝於京城,而後才被運回家鄉!
第三板塊:兩位誥命夫人的故事 。
順著廊道、小巷,登上城墻,從這裏可以看到氣勢恢弘的河山樓。
這壹板塊, 從陳廷敬和他家族的不同側面,訴說著陳氏家族六百年綿延的秘密。望著燈光輝煌的河山樓、藏兵洞,聽著主講和演員的講述,自己也全然走到了那個世紀,傾聽這位壹代名相的心路歷程。
? 這樣壹個演出,就像進入了古建博物館,更像壹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有時我們像壹個看客,有時又像親歷者。演出打破傳統的觀演模式,打造浸入式、行進式的實景體驗觀演。真人、真事、實景,讓觀眾近距離地體驗,與演員融為壹體,壹起追憶那年那月的故事。
? 歷經世事,繁華落幕,時至今日,相府裏依然流淌著歷史的文脈,向世人展示他的曾經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