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黃的筆順

黃的筆順

黃的筆順:1、壹橫、2、丨豎、3、丨豎、4、壹橫、5、丨豎、6、?橫折、7、壹橫、8、丨豎、9、壹橫、10、丿撇、11、丶點。

基本釋義:

1、像絲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顏色。

2、指黃金:~貨。~白之物。

3、指蛋黃:雙~蛋。

4、象征腐化墮落,特指色情:掃~。查禁~書。

5、(Huáng)指黃河:治~。引~工程。

詳細釋義:

(象形。金文象蝗蟲形。當是“蝗”的本字。本義:蝗蟲)。

黃色〈動〉

垮掉,壞了事。成熟 。

黃,地之色也。——《說文》

黃為土色,位在中央。——《論衡·騐符》

黃中之色也。——《左傳·昭公十二年》

黃者中也。——《禮記·郊特牲》

康熙字典

《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並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又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又黃河。《爾雅·釋水》:河出昆侖虛,色白,所渠並千七百壹川,色黃。

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又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又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又縣名。《前漢·地理誌》: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於黃。杜預以為外黃縣,東有黃城,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