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的讀音:yǎo。
詞語:
1、杳如黃鶴
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後用“杳如黃鶴”比喻壹去不返,無影無蹤。
2、杳無音信
沒有壹點音信。
3、杳不可聞
再也聽不到。形容聲音斷絕。
4、魚沈_杳
見“魚沈雁杳”。
5、杳無人煙
僻遠無人居住。形容荒涼,偏僻。
6、杳無蹤跡
壹點蹤跡都沒有。謂不知去向。
7、杳無蹤影
壹點蹤跡都沒有。指不知去向。同“杳無蹤跡”。
8、魚沈雁杳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9、杳無信息
壹直得不到壹點消息。
康熙字典: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_。《說文》:冥也。張衡《思玄賦》: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_,故杳字日在木下。
又《玉篇》:深廣貌。《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
又葉委羽切,迂上聲。《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眾穢盛兮杳杳。思哽_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
杳,冥也。冥、窈也。湯為日且冥。杳則全冥矣。由湯而行地下、而至於_桑之下也。引伸為凡不見之_。
從日在木下。烏皎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