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逮 [dài],及至、等到的意思,讀逮 [dǎi]只有壹個意思是捉,口語用法,特指經過追趕或試圖抓住。
2、詳細解釋
(1)逮 [dài]
形聲。從辵( chuò),隸( dài)聲。本義:趕上;及、到
逮,唐逮及也。——《說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
逮於袁婁而與之盟。——《公羊傳·成公二年》
群後之逮在下。——《書·呂刑》
逮事父母。——《禮記·曲禮》
上不及堯、 舜,下不逮 周、 孔,亦壹時之懿士。——《世說新語·排調》
縱輕體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曹植《七啟》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論語·季氏》
敵出不意,大驚擾,以槍上刺刀相搏擊,而便捷猛鷙終弗逮。——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逮及(達到,到了某種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稱“逮”,人逃亡而追拿稱“捕”)
以罪過連逮。——《史記·始皇紀》
逮治黨與。——《漢書·王莽傳》。註:“捕也。”
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明· 高啟《博雞者事》
五人者,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 張溥《五人墓碑記》
被逮之前壹日。——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問罪);逮獄(逮捕入獄)
(2)逮 [dǎi]
[口]∶捉,特指經過追趕或試圖抓住 [catch;capture]。如:逮蚊子;逮特務;貓逮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