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入聲字的辨別方法

入聲字的辨別方法

壹些工具書,往往註明某字在中古所屬的韻部。這就為我們提供了查閱的便利。例如舊版《辭海》就是這麽做的,可以利用。前文所說的《詩韻》、《佩文韻府》以及今人所編的《詩韻新編》等書,是按平水韻來分部的,使用起來,自然比較方便。但是,多數工具書(如《辭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等書)都使用《廣韻》的206韻,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記熟《廣韻》中的34個入聲韻的韻目。如果能夠熟悉它們在平水韻中的歸並情況,當然就更好了。

《廣韻》中的34個入聲韻的韻目如下:

屋、沃、燭、覺、質、術、櫛、物、迄、月、曷、末、黠、鎋(轄之繁體字)、屑、薛、藥、鐸、陌、麥、昔、錫、職、德、緝、合、盍、葉、帖、洽、狎、業、乏。

例如“學”字,查看《辭源》,註為“覺”韻,則知“學”當入聲字。 根據北京話辨別古入聲字或現代方言的入聲字,可以從兩方面看。積極方面,哪些是入聲。消極方面,哪些不是入聲。

壹、積極方面,哪些字是入聲

(1)b、d、g、j、zh、z六個聲母陽平字是入聲。例如:

b 拔跋白帛雹薄荸別蹩脖柏舶伯泊百勃渤博駁醭

d 答沓達笪得德笛敵嫡覿翟跌疊碟蝶牒獨讀牘瀆毒奪鐸掇

g 各格閣蛤骼革隔膈葛骨國虢

j 及極極吉急擊棘即脊疾集籍夾莢裌嚼潔劫傑竭節捷截局

菊掬鞠橘決訣掘角厥橛蹶腳覺爵絕

zh 紮劄紥鍘閘(字本作牐)炸(字本作煠)宅擇翟著折轍

摺哲蜇軸妯竹竺燭築逐酌濁鐲(字本作鋜)琢啄濯拙直

值殖質執侄職指趾

z 雜鑿則擇澤責賊足卒族昨

(2)fa、fo不論陰陽上去都是古入聲。例如:

fa 法發伐閥乏罰

fo 佛

(3)d、t、n、l、z、c、s七聲母拼e[?]韻母,不論陰陽上去(實際上只有陽平、去聲)都是入聲。例如:

de 得德

te 忒特

ne 諾

le 落洛駱絡肋勒

ze 澤

ce 側廁測惻策冊

se 塞嗇色澀

(4)zh、ch、sh、r 四聲母拼uo韻母,不論陰陽上去(實際上沒有上聲)都是古入聲。例如:

zhuo 卓桌捉拙酌濁鐲(鋜)琢啄濯

chuo 戳綽齪綽輟

shuo 說朔碩

ruo 若弱

(5)b、p、m ,d、t、n、l 七聲母拼ie韻,除了“爹”(diē)字是古平聲外,不論陰陽上去都是古入聲。例如:

bie 別憋鱉癟

pie 瞥撇

mie 滅蔑篾乜

die 疊碟牒蝶諜蹀叠瓞

tie 鐵貼帖餮

nie 捏聶鑷孽臬

lie 列烈裂獵劣

(6)üe 韻除了“嗟”(juē)“瘸”(qué)“靴”(xuē)之外,都是古入聲。例如:

nüe 虐瘧

lüe 略掠

jue 決絕爵倔腳鐝蹶孓(孑孓)

que 缺闕確卻

xue 薛雪學血穴

yue 曰約噦悅閱月越粵嶽樂藥

(7)g、k、h、z、s五聲母拼ei韻母(c不拼ei),不論陰陽上去(實際上沒有去聲)都是古入聲。例如:

給(gèi)?克(kèi)?黑(hēi)?賊(zéi)?塞(sēi)

(8)有些字文言白話讀音不同,文言讀開尾韻,白話讀“i”尾韻或“u”尾韻,這些字是入聲。例如:

文言“e[?]”,白話“ei”: 黑勒賊

文言“e[?]”,白話“ai”: 色冊摘窄擇

文言“o”,白話“ei”: 白帛柏伯麥陌脈

文言“o”,白話“ei”: 北

文言“uo”,白話“ao”: 鑿落

文言“u”,白話“iou”: 六

文言“u”,白話“ou”: 軸妯熟肉

文言“u”,白話“iao”: 腳角虐藥

二、消極方面,哪些字不是入聲

(1)帶鼻音韻尾n、ng的音節,都不是入聲。

(2)zi、ci、si音節都不是入聲。

(3)er韻(零聲母字)不是入聲。

(4)uei韻不是入聲。 這是利用諧音偏旁來類推的辦法。例如已經知道了“白”是入聲字(陌部),則可推及伯、泊、柏、舶、拍、迫、珀、帛、魄等字也是入聲字(陌部)。而“百”

從白聲、“陌”又從百聲、“箔”從泊聲,因此它們也是同部的入聲字。又如,已知“及”為入聲字,則可類推“級、伋、汲、岌、芨、吸”等字也是古入聲字。已知“析”為入聲字,則“淅、晰、皙”也為入聲。利用諧聲偏旁記憶中古入聲字,並不是絕對可靠的,因為聲符相同的字,在中古並不壹定屬於同壹韻部。例如:“讀、犢、牘、櫝、黷”等字均為入聲屋部,但它們的聲符“賣”卻在去聲卦部,而“續、贖”等字有在入聲沃部。所以,利用偏旁類推時要格外註意壹些例外的情況。復如,“辟”以及從“辟”得聲的字“壁、薛、璧、劈、僻、霹、擗、癖、檗、擘”等字都是入聲字,但是“避”字卻不是入聲字。再如“億(億)、憶(憶)、臆、噫、薏、癔”等字是入聲字,而“意”字卻不是入聲字;“昨、作、炸、蚱”等字是入聲字,但是“乍”不是入聲字;“窄”是入聲字,而“榨”不是入聲字。這些例外情況都是我們認真註意的。 利用上三種方法雖可解決部份問題,但與讀與寫的分離脫節,只能形似神不似而已。而學習與古漢語比較接近的方言,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比如粵語(本人是粵方言地區的人,其它的方言不太了解,所以以粵語為例),比普通話來說,多出陰入,陽入,中入三種入聲。能夠很好地表達出詩詞中的原來意境。《滿江紅》,是著名抗金民族英雄嶽飛所寫的,裏面全部以入聲結尾,因為普通話沒有入聲的原因,不能展現出原有的氣勢,悲有余壯不足。諸多字也不押韻,沒有平仄規律;而粵語讀起來則平仄有序,氣勢磅礴,兩者效果非同日而語。

百聞不如壹見,這裏有兩種語言唱的《滿江紅》,大家可以比較壹下。

另外,客家話中也很多語音與古漢語發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