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的意思是小島;島嶼;平地小山。
嶼,漢語漢字,讀音:yǔ,意思屬島嶼中的“嶼”是指依附於大陸或島周圍,漲潮時和大陸或島相離,落潮時和大陸或島相連,就像上下牙齒分合,又像母親身邊的孩子,時而離開母親身邊,時而回到懷抱。
山為本體,與為喻體,借“與”聲來完善其意義。嶼,普通話,海南話拼音:ziz。形聲。閩南話拼音:si(形聲)。從山,與聲。臺州話拼音:shì(去聲)。臺州地區仍用此發音。
島的面積大小懸殊,小的不足1平方公裏,大的達幾萬平方公裏。通常把較大的稱“島”,特別小的稱“嶼”。中國有四大名嶼分別為:鼓浪嶼、東門嶼、江心嶼、蘭嶼。
出處
為嶼,為嵁,為巖。——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嶼,平地小山也。——《六書故》
中央之山宜平,則為坻為嶼,若以供吾布席置酒之用也。——明·袁宏道《嵩遊第五》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胥上聲。《說文》島也。《廣韻》海中洲。《六書故》平地小山,在水為島,在陸為嶼。《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孤嶼媚中川。《郭璞·江賦》石帆蒙蘢以蓋嶼。《集韻》壹作?。
嶼結尾的經典詩句
1、春潮平島嶼,殘雨隔虹霓。——五言·出自唐·江為《登潤州城》
2、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五言·出自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3、落日登高嶼,悠然望遠山。——五言·出自唐·儲光羲《遊茅山五首》
4、泛沫縈沙嶼,寒澌擁急流。——五言·出自唐·虞世南《奉和至壽春應令》
5、弱蔓環沙嶼,飛花點石關。——五言·出自唐·邢巨《遊春》
6、遠色帶孤嶼,虛聲涵殷雷。——五言·出自唐·高適《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
7、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五言·出自唐·劉長卿《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8、雲物凝孤嶼,江山辨四維。——五言·出自唐·孟浩然《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9、海鷗過竹嶼,門柳拂江沙。——五言·出自唐·李嘉祐《題王十九茆堂》
10、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五言·出自唐·李白《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