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村居》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村居》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

 壹、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

 二、教材說明

 《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壹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裏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寫時間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裏醉得直搖晃。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人物活動。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趁著刮起的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兒童處在人生早春,東風帶來融融的暖意,紙鳶是放飛的樂趣,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幾分希望。

 本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背誦和識字寫字。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三、教學建議

 (壹)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投影片或教學掛圖。

 課文朗讀錄音帶(光盤),或多媒體課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要求學會3個字,要求認識4個字。要在學生自學生字的基礎上,用生字卡片檢查指導,使所有學生讀準7個生字的讀音。

 煙:要用形聲字規律記字形和字音。

 趁:翹舌音,聲母不要讀成“c”。

 紙:翹舌音,聲母不要讀成“z”。

 長:多音字,本文讀zhǎng。

 鶯、拂、堤、醉四個字只識不寫,要記住字形,讀準字音。

 2、寫字教學。

 要壹個壹個指導學生把要求學會的字寫好。註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裏的占位。

 趁:半包圍結構,走字旁的捺腳要寫長些,包住裏面的“”。

 紙:右邊是氏字邊,不要在下面多加壹點。

 (三)詞句教學

 村居:在農村居住。詩以《村居》為題,指詩所寫的情景是在農村居住看見的。

 拂:輕輕地擦、掃。

 紙鳶:風箏。

 春煙:春天蒸騰起的煙霧。

 本課難理解的字詞不多,大多數詞句都可以聯系實際生活理解。詩句的大意可根據詞語意思和生活實際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師參考:

 早春二月,草兒發了芽兒,黃鶯唱起了歌,

 煙霧裏,柳樹舒展枝條輕輕拂著長堤。

 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

 趁著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

 不要讓學生死記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師要引起學生的想象,開啟思維,要引導學生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以幫助了解內容。

 (四)朗讀、背誦指導

 朗讀、背誦是小學低年級學習古詩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學指導的重點。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讀古詩,可先範讀或放課文朗讀錄音,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整體印象。再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把句子讀流利,在練讀中對詞句有個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逐句了解大意,對詩中的內容有個基本的了解。然後就可以指導學生理解地朗讀了。所謂理解地讀,就是讀出詩句要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導,讀出詩的節奏,讀出韻味。通過讀加深理解詩的內容,加深體會思想感情。

 這首詩的朗讀,可參考如下示例。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可看圖練習背誦。

 (五)練習提示

 課後1、2題,是教學重點內容,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完成。

 課後第3題,是想象能力訓練。為了做好此題,教學中應多方面著力滲透:借助課文插圖(或投影、課件)引起學生的想象;結合詞句意思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教師應適當描述詩中情境;指導朗讀時,引導學生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

 在充分滲透的基礎上,做詩情畫意的想象和表達練習會變得容易。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壹)導入新課。

 1、最近學習的幾首古詩都是寫自然景物的,誰來背壹背其中寫春天美景的詩。今天我們再學壹首贊美春天的古詩——《村居》。

 2、解題,引導看圖。詩題《村居》,表示詩中寫的情景是作者在農村居住時親眼看見的。那麽,詩人村居時親眼看到了什麽景象呢?請同學們看畫面(出示掛圖或投影),說壹說畫面的內容。

 (二)看圖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意。

 作者詩中是怎樣描寫所看見的景物的呢,請同學們聽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邊聽邊看圖。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正確、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流暢。在文中畫出生字,多讀幾遍;同桌互讀生字。

 2、用卡片檢查生字、指導識字。

 3、檢查指導讀課文,指導讀流暢。

 (四)理解詞句,了解詩的大意。

 1、自己逐句讀詩,想壹想每壹句詩什麽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組商量,提出不懂的詞句。

 2、教師針對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每句詩的大意。

 (五)指導朗讀,體會詩情畫意。

 1、學生自己試讀,評議指導。

 2、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3、多種形式朗讀比賽。

 (六)看圖練習背誦。

 (七)指導寫字。

 (八)完成課後第3題:進行想象、口述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