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秋天的童話>作文怎樣寫

<秋天的童話>作文怎樣寫

秋的落葉很美,風吹過,樹上的葉子徐徐落下,飄逸的飛舞,翻劃出壹個優美的弧度,落地。落葉的過程,很美。秋風起,秋葉飄零。愛秋的風,它總是很容易使我懷舊。多少次帶著如許的美麗,如許銷魂的傷感,我漫舞在西風裏,愴然於回憶中。揣想著,是誰在樽前月下,傳唱著幽香暗溢的詩篇?香箋錦書中輝映著兩心的嬋娟,是誰在千古的風月場上,彈撥著古老的琴弦?和應著詞客們婉約的情懷?因此有了見秋霜而悲白發,見殘花而傷紅顏,見歸鴻而思故舊,見寒蟬而嘆余生,見秋風秋雨則更是“夜雨聞鈴斷腸聲”的無奈。

秋的雨水很清,黃昏的點點滴滴中,憑欄處只剩殘荷,回眸時寫不盡的意興闌珊。 殘花簌簌落地的聲音從窗欞外無聲潛入,我在夜的靜謐中擁衾而坐,聽那瀟瀟秋雨隨心所欲地和風飄灑,淅瀝不絕而清脆可聽。誰說秋天只剩淒淒慘慘切切?秋的和諧細密早已落進了我的心田。我在秋天裏思考,孕育,成熟,秋以她那感性而鴻博的胸懷包容著壹切。

秋的原野很真,秋天的原野是裸露的。沒有春的繁華,那樣引人註目,那樣色彩絢麗;也沒有夏的熱烈,那樣著意於塑造,那樣喜怒無常陰晴多變。秋就是秋,秋將壹切都袒誠地交給大自然,它面臨著肅殺,面臨著成熟,也面臨著葉落歸根。如果妳在秋天的原野上,發現壹簇兩簇紅色的雲霓,妳不要驚喜,那不是春天的花魂,那是紅楓,是秋的肅殺之美。 但要小心,妳的手和妳的心隨時都會讓秋天玉化。難怪天上很少有雲彩遊動,因為雲彩稍壹擡頭,便會溶化在秋的淡藍之中。

我喜歡秋天的原野--廣袤而豐盈,寧靜又悠遠,農人們在田地間焚燒野草與雜物,有人說那是"焚秋",帶著濃濃的芳草氣息,那煙裊裊繞繞慢慢升入天際,有多少浪漫的遐思隨著那煙壹起飛揚....這時候,我發覺我所有的感情都溶化在那煙裏。說到焚秋,便想到秋涼的季節,有清潔工人在沙沙的聲中打掃著壹夜的落葉。掃完以後,把秋葉垛成壹垛壹垛的;不多時,便有壹股股濃濃淡淡的輕煙裊裊升起,散漫開來,就像清晨山裏的秋霧那樣輕籠住我住的舊樓,那是秋葉焚燒的輕煙,彌漫著壹種濃香。焚秋....“焚秋”這個詞讓我久久難忘,舊時的生活借著這個詞語重返我的腦海,記憶變得清晰起來。

想象著壹顆在秋天裏,掉落塵土裏的種子,會擁有壹個怎樣的等待,才能相逢春天的蓬勃? 伸手撫摸,透著大地體溫的秋的枯草,暖暖的熱流在手指間串流。 不禁快樂起來。 原來,只要有大地,就有生命的熱流。

秋天,淒美,蒼涼,深沈。秋的天空,秋的野草,秋的叢林,秋的小溪,秋的色澤,秋的氣息。伊寧何所有?聊贈壹葉秋。當那絢麗如霞、金黃如蝶的葉子隨風飄落時,片片盡是飛旋的熱情,將我所有的期盼和無以傾訴的柔情都溶進這秋風的遐想裏。引誘人在酡紅如醉的夕陽中,品壹壺新沏的菊花茶,唇齒間流淌著秋的清香。在迷蒙的煙雨中搖曳著幾許禪意的孤舟徜徉於黛色的青山秀水間,眉宇中寫不盡的恬淡與悠閑。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壹直很喜歡範仲淹的《蘇幕遮》,這種在夢裏才有的風景會誘起我想出去走走的欲望。但這是詩人眼裏的秋。這麽美的意境只有詩人才能營造出來。

走在黃葉鋪滿地的小路上,拾起壹片心的葉子,寫上我的名字,做成書簽,送給妳,珍藏……好像年少時的壹首詩,那不識愁滋味的時光啊,多麽的叫人懷念。

柳殘,草枯; 花謝,蝶飛; 夕陽落,暮色沈; 黃昏近,月色昏; 葉落知秋,思念難休; 昨夜下眉頭,今朝上心頭; 秋天的明澈,使人萌生登高望遠的奢想,才有了詩的秋天; 秋仿佛是壹種美與藝術的元素,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心醉而大發詩情呵。譬如李白的《秋思》:“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雕華滋。”柳永的《雪梅香辭》:“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周密的《聲聲慢》:“對西風休賦登樓,怎去得,怕淒涼時節,團扇悲秋。”讀歐陽修的《秋聲賦》,其雲:“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那時就對“秋”有壹種恐懼,以為“秋”是世界的末日。後來讀到詩人海子的壹首詩《秋》:用我們橫陳於地的骸骨/在沙灘上寫下:青春。然後背起衰老的父親/時日漫長,方向中斷/動物般的恐懼充塞著我們的詩歌。誰的聲音能抵達秋之子夜,長久喧響/掩蓋我們橫陳於地的骸骨——/秋已來臨。/沒有絲毫的寬恕和溫情:秋已來臨。/ 在這個時候,我發覺對於“秋”的感覺,世上有同行者。秋屬金,冬屬水,春屬木,夏屬火。然而從日常的角度來看,秋似乎屬水,故大哲學家莊子有名篇《莊子·秋水篇》傳世,而唐代才子王勃則有“秋水***長天壹色”的佳句。已故詩人駱壹禾在壹首詩裏寫道:“大雨從秋天下來/向我索取著內心形象。”是的,秋屬水,更吹落星如雨。秋風吹落了泛黃的樹葉,也吹落了豐收的果實,田野上堆起了蘑菇壹樣的草垛——這是北方的秋天。散文家葦岸在《大地上的事情》裏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書寫了對季節的懷念:“秋天,大地上到處都是果實,它們露出善良的面孔,等待著來自任何壹方的采取。每到這個季節,我便難於平靜,我不能不為在這世上永不絕跡的崇高所感動,我應當走到土地裏面去看看,我應該和所有的人壹道去得到陶冶和啟迪。第壹場秋風已經刮過去了,所有結滿籽粒和果實的植物都豐足的頭垂向大地,這裏任何成熟者必致的謙遜之態,也是對孕育了自己的母親壹種無語的敬祝和感激。”

人生在世,草木壹秋。人在秋天可能會感受到別的季節忽略了的事物,秋使人敏感,使人有壹種敬畏之心。秋壹般在葉落的時候悄悄來到人間,當妳看到壹片楓葉緩緩從妳身邊飄過的時候,秋天就是在這時開始的。在我的個人記憶裏,秋常常是悲涼而淒迷的。其實秋是具有極豐富的色彩,極活潑的精神的。當霜薄風清的秋晨,漫步郊野,妳便可以看見如火般的顏色染在楓林、柿叢,和濃紫的顏色潑滿了山巔天際,簡直是壹個氣魄雄大的畫家的大手筆,任意趣之所之,勾抹塗染,自有其雄偉的豐姿。正如古詩所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魯迅先生有壹篇關於“秋”的散文,精練而飽含韻味,那便是《秋夜》。他這樣寫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墻外的兩株樹,壹株是棗樹,還有壹株也是棗樹。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眨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裏的野花草上。”秋夜對於情境中的魯迅自有不同於常人的意味,恰如香港董橋所說的“字裏秋意”壹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