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裏橋原名安平橋,是連接晉江和南安現存最長的古跨海石橋,東起晉江市安海鎮,西接南安市水頭鎮。五裏橋是壹座用花崗巖建成的石墩石梁橋。始建於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13年竣工。它已經有將近900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古代首屈壹指的跨海長橋,以“天下無橋長”的美譽享譽海內外。當它在宋代完成時,它有2700米長。現在,兩側橋頭引橋部分橋梁已經受損,現有長度只有2260米。
鑒於我對這座古老的跨海大橋莫名其妙的喜愛,到目前為止,我這輩子至少來這裏走了上百次橋,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晚上。晚上走在五裏橋上,沿著錯落有致的石板路面慢慢走,感受歷史的滄桑,記憶似乎已經深深地刻在了古橋的骨子裏。
我壹直喜歡壹些舊的東西。舊物的留存,是壹種歷史沈澱。驀然回首,人生相遇,緣分來了又走,真是奇跡。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奇跡。或許,無論怎樣的人生,都是壹種無悔的執念。
有壹次,我為它寫了壹首短詩《五裏橋》,在很多刊物上發表後被收入《中國當代山水詩選》:堅硬的東西漸漸磨掉了菱角/妳的等待,看起來是那麽的安詳//千百年來,妳還是不變的風景/而我,只是壹個過客/走累了,背對著妳的方向/坐下/壹點點。
是的,走在夜晚的五裏橋上,在岸邊,月光像歸來的鳥兒壹樣聚集在枝頭,仿佛在回憶那些逝去的時光。在我的想象中,夜其實包含了無數的意義,或者說,夜更像是壹場如夢似幻的大禪,壹層壹層地蔓延到人們的內心。
夜深了,許多人已經睡著了。我想去的夢想總是在另壹個方向。走在橋上也是邊走邊找自己。有壹種旋律舒緩柔和,充滿無數想象,如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水,在夜風中輕輕蕩漾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