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福建南安的特產是什麽?

福建南安的特產是什麽?

福建南安的特產是什麽?

南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南安曾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海濱鄒魯”之稱,豐州金雞古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下是我整理的福建南安有什麽特產。歡迎閱讀。

杜英馬刺

杜英麻思,南安特產,是閩南著名小吃。它主要由糯米制成。成品呈亮白色,光滑透明,食用時要蘸調料。它嘗起來很甜,柔軟而堅韌,還有點冰。

準備

1.糯米用水浸泡24小時,洗幹凈,撈起,放入石磨中,用水磨成米漿,倒入布袋中,瀝幹,取出。

2.將水燒開,將湯圓挑成粉,放入鍋中,煮熟。

3.在大瓷碗上抹壹層熟油(防止粘連),將熟粉倒入瓷碗中,用長竹片反復攪拌。越粘稠越有韌性越好。在案板上抹點熟豬油,把湯圓倒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長條狀,磨成薄片,切成4厘米左右的糯米小方塊,排成竹匾。

4.芝麻用小火炒熟,磨成芝麻粉;將花生仁炒熟,脫膜,磨成花生粉;冰糖磨成冰糖粉,將上述三種材料放在壹起攪拌均勻,放入盤中。

5.吃的時候把糯米坯放入盤中,用芝麻、花生、冰糖粉沾著吃。

芥菜

芥菜

不是所有的芥末都可以被稱為彭盛之芥末,只有原產於彭盛之的黑芥末可以被稱為彭盛之芥末。對於芥,彭中華有這種信心和好感。

說起鵬華榨菜,大家可能都知道“鵬華榨菜百戰百勝”的傳說。

據說清光緒九年冬,豐州解元黃在彭華花美村的花美橋上題詞,吃了壹頓芥菜宴,贊不絕口。他回來時,用轎子把10多棵新鮮的芥菜樹帶回了豐州。

轎子增加了100多斤。走到半路,轎子們開始叫苦連天,認為芥末只是“普通的東西”,建議丟棄壹些以減輕重量。當時黃傑遠堅持留下,下了轎子自己走,讓芥子坐在轎子裏。

那時候能坐轎子的都是有地位有名氣的人。黃潔源的做法讓沿途的人驚訝不已,笑稱“鵬華芥菜勝潔源”,因此得到了鵬華芥菜的美譽。

時至今日,榨菜仍是彭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或做成幹燙菜,“搗爛菜”或鮮吃。

彭化榨菜腌制是壹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加工方法。尤其是精制的“臭菜”,可以保存幾年甚至幾十年,味道和質地不變。同時具有藥用和營養價值,成為地道的土特產,深受人們喜愛。

石婷綠茶

南安石婷青,又名石婷茶,是壹種炒青的石婷綠茶,以“三綠三香”的品質風格而聞名。外形緊湊,身骨厚重,色澤銀灰帶綠,湯色清澈翠綠,葉色鮮艷翠綠,是集“三綠”之美;口感醇厚爽口,香氣濃郁,似蘭花,又似綠豆、杏仁,素有“三香”之稱。

石婷綠產於福建南安鳳洲鄉的九日山和蓮花峰。“四季有花,多雨勤,壹冬無雪,只聞雷聲”,這是唐代詩人韓沃的詩句,的確是這裏自然氣候的真實寫照。地處閩南沿海,氣候溫和,罕見霜雪。同時,受沿海季風影響,多雲轉晴,光照適宜,土壤肥沃疏松,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據《泉州府誌》記載,九日山因“彜人九日登臨此處”而得名。山高100米,東、西、北三峰環抱,山上有70方摩崖石刻,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蓮花峰,古稱蓮花巖,因八瓣裂石,形似蓮花而得名。“孤帆遠雲,雙剎高捧太陽。”登上蓮花峰,放眼望去,有金雞斷橋,鎖起東西溪,碧波蕩漾,水映天光;平視,東北列清遠、雙陽山,氣象萬千;俯瞰,東西雙塔,陽光燦爛,魏晨歷城;細看,壹叢叢茶樹郁郁蔥蔥,這裏盛產名茶石婷綠。

蓮花峰上有壹石亭,又名不老亭,建於明鄭德元年(1506)。相傳宋末,恩布庫吉和尚葉靜、聖音在蓮花峰的巖石間發現了茶樹,他們精心栽培,精心采集,制成的茶葉是和尚們供奉給佛祖的珍品。石亭建成後,香客多了,遊客也多了,茶成了壹種很好的款待和饋贈。

追溯歷史

由於茶葉的優良品質,又源於佛教,對茶葉的需求越來越大。石婷以茶為榮,石婷也以茶聞名,石婷綠茶更是聞名遐邇。

這裏有壹幅描寫茶事的摩崖石刻,上面寫著:“嘉泰心有(1201)壹月庚申,知縣倪思政剛剛奉命在趙輝寺祈風。現在,去九日山懷古堂歇息,回唐湘江陵園,回蓮花巖吃茶。”可見,產於九日山、蓮花峰的著名石婷綠茶,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清道光年間,蓮花峰從幾個和尚發展到了很多農民。以蓮花峰為中心,烏石山、西坑山、石馬山、法華山、五華山等幾十座大山發展了石婷茶的生產。

石婷綠茶和石婷綠茶的區別

老石婷綠茶:鮮石婷綠茶鮮綠色有光澤,聞起來有濃濃的茶香;茶湯色澤翠綠,有清香、蘭花香、熟板栗香等。,口感清甜爽口,葉色嫩綠。

老石婷綠茶的外觀是黃色和沈悶,其香氣低。比如熱空氣吹在茶葉上,潮濕的地方葉子變黃變幹,聞起來很冷。茶湯色澤暗黃,醇厚而不爽口,葉黃而不亮。

春茶、夏茶、秋茶:春茶外觀濃艷飽滿,墨綠潤澤,線條緊實厚重;茶湯香味濃郁,醇厚爽口,香氣濃郁,葉色柔和明亮。夏茶外形粗松,顏色混雜,葉芽分明;茶湯味澀,葉硬,葉脈外露,葉銅綠色。

秋茶的形狀緊、細、絲、淡、綠;沖泡出來的茶湯色澤淡雅,口感溫和微甜,香氣清淡,葉底柔和,銅色單壹。

高山石婷綠茶、坪地石婷綠茶:高山石婷綠茶外形渾厚,色澤翠綠,富有光澤;沖泡出的茶湯色澤翠綠,香氣持久,口感濃郁,底部光亮,葉質柔軟。

坪地石婷綠茶是薄,裸,光和黃綠色。茶湯色淡、香淡、味醇、葉硬、露脈。

日騰手搟面鮮

說起面,南安人並不陌生。每天早上,桌上壹碗濃濃的面糊,無疑是開始新壹天最重要的美味。切成大腸或者醋肉,撒點蔥花,壹碗香噴噴的香氣就蒸發了。

閩南人的手藝與眾不同,成千上萬的細長面能成為餐桌上最動人的佳肴和回憶。

潘昭陽不清楚樂峰鎮做面的歷史有多長,但在閩南壹直流傳著壹個傳說。

乾隆下江南,來到閩南壹個小村莊。那時,食物短缺。乾隆在壹個書生家門口下了轎子。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角落裏找到了壹些往年豐收剩下的豬骨和魚骨。洗完之後,她煮了壹碗湯,從櫃子裏掃出壹把面條和木薯粉,做了壹碗面糊。甘龍吃了之後,覺得非常好吃,就問它是用什麽做的。秀才的妻子回答說,這是祖傳秘方,用細面線做的。好吃的面糊就這樣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