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古以來就有豐富的歷史和悠久的文化內涵,自佛教傳入中國,從它傳入兩千年以來,與本土文化在壹系列沖擊中不斷交融,並且逐步深入我們的生活,如果要去深究佛學對我們影響的深度,最直接的就是在壹些文學作品中可以窺見端倪,本篇文章就要從佛學對於詩境的影響著手,探究佛學思想對於詩歌意境構造的意義。
? 首先我們先從"詩境"壹詞著手討論,詩境的意思是壹首詩歌所營造的藝術境界,引用王昌齡的話來說就是詩有"三境"——情境、物境、意境,壹是詩歌外在所表現的單純的關於環境的描寫,二是透過物體媒介來隱晦傳達的詩人的所思所感。所以詩境可以從詩人為何選取此中意象的角度,以及他用什麽樣的情感去創作詩歌的角度與佛學聯系在壹起。
? (壹)佛與山水
?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此時正是“儒家獨尊”的繁盛時期,佛在民間還不是特別的的興起。但是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各地大肆修建佛院,佛教徒井噴式增多,原因是南北朝時期朝代更替頻繁,常年處於戰亂之中,下層社會的人民流離失所,而大量的佛教經典理論給了人們精神的寄托,就像佛教倡導的“六度”與“六道輪回、因果報應”教義那般,六度在《大乘義音》卷十二中“菠蘿蜜者,是外國語,此翻為度,亦名到彼岸。”它包括了施度、戒度、忍度、精進度、禪度和慧度。逃難途中的百姓,需要忍受饑餓、可能會抱怨自身不幸的遭遇,但是佛教將這比喻為壹種歷練,只有經歷過歷練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無意間給了信徒壹種精神慰藉,特別是六道輪回,今生遭遇苦難,來世再獲得幸福,這壹切都成為新徒深信不疑的觀念。
說到文學,魏晉時期玄學興盛,玄學主張“無”,其中“玄”出自《老子》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強調壹種形而上的難以形容無法捉摸的道理,說是萬物起源於“無”,由無從而生有,而佛學主張“空”,可以理解為空寂、空無之意,就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提到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壹般,也是壹種虛無縹緲之意,也可以理解為世間萬物只是借助實質的外身活動,而內心才是永久的。這兩種觀念不謀而合,因此在僧人傳播佛學途中,憑借這壹點不斷吸收發展並完善自身,最後形成了本土化的佛學。
? 文章在前文已提到佛教興起的原因,但我認為,只有佛學有了大量的信眾才會有機會在傳播與發展中與玄學結合,最終甚至實現對“無”的超越,對文人的創作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