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壹多是最早提倡和實踐新格律詩的詩人,這首詩也是實踐其新格律詩主張的範例.
聞壹多在《詩的格律》中主張“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這首詩完全符合他的上述主張.
首先,從音節上看,該詩具有音節的和諧美,這主要表現在詩的節奏上。這首詩的節奏非常整齊,每壹行詩都有四個停頓;每四個停頓又是由三個“二字尺”壹個“三字尺”組成。這樣整齊的停頓使這首詩的音節十分和諧,就如同四拍子的歌曲壹樣,使其節奏具有了格律化的音樂美。
? 其次,所謂詩的建築美,是指詩行與詩節的排列均齊。這首詩***五節,每節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節的勻稱、句的均齊。每節詩都四四方方,整整齊齊,好像壹座有棱有角、剛勁挺拔的大廈,具有建築美。
最後,詩人在描寫死水時,有意選取那些易於引起人們視覺聯想的詞藻,以加強詩句的繪畫美感。如詩中既有色彩豐富、鮮明的“翡翠”綠,又有“桃花”紅,“珍珠”白,再加上“羅綺”、“雲霞”、“綠酒”等描寫,使死水顯現出繁復的色彩來,這無疑大大增強了詩歌的繪畫美。詩人用美麗的色彩來描繪死水的“表”,正是為了有力地揭示它那醜惡的“裏”,表與裏的強烈對比造成強烈的反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