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著杏花村。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路上的旅客個個落魄。問當地人哪裏買酒借酒消愁,牧童笑著指著杏花山村。
賞析:《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壹首詩。這首寫在清泉細雨中的詩,色彩清淡,意境清冷,壹直被廣為傳誦。第壹句說明場景、環境、氛圍;第二句寫人物,表現人物悲憤迷茫的心態;第三句提出如何擺脫這種心態;第四句,用行動寫答案,是整篇文章的亮點。全詩采用由低到高,逐漸上升的手法,高潮放在最後,回味無窮,耐人尋味。
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去金陵杏花村飲酒。清明節是春遊的好日子,但這壹天下起了小雨。古人在清明節稱之為“火雨”。這是壹場小雨,雖然不大,但卻讓路途更加泥濘難走,讓原本愜意的心情變得失落憂郁。此時,話鋒壹轉,杜牧開始問哪裏有餐館。詩中牧童指點杏花村,壹派杏花春雨的江南景象呈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3),京兆萬年(今陜西Xi)牧之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獲博物館校書郎。他在外地擔任副官多年,後又先後督禦史、編史館,在飲食部、比比部、司勛任外交大臣,在黃州、池州、周目任刺史,最後在中書為官。晚唐傑出的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散文,其《阿房宮賦》為後人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