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天凈沙·秋思》的教學反思

《天凈沙·秋思》的教學反思

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壹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於內心並借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觸發心有所感,便將之寄托給壹個所選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種感情色彩,並制造出壹個特定的藝術天地,使讀者在閱讀詩歌時能根據這個藝術天地在內心進行二次創作,在還原詩人所見所感的基礎上滲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對詩歌意象的探究是解讀和教學詩歌的要核,在詩歌鑒賞過程中,意象分析是起點,同時也是壹個難點。突破這個難點的關鍵就在於,將這個抽象的概念還原為具體的詩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舉壹反三的啟發式教學。

 我認為要讓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通過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引導學生感悟詩歌意境的美,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因此我以感受意象為引入,特別引王維的《山居秋暝》為例,這是有壹個思維的遞變過程的,再在這個感受的基礎上提出概念,學生很快就把握了意象的基本概念。在這點上學生的思維過程有壹個截面的剖析。

 進行意象分析只能舉壹反三,所以我選取了壹些典型的詩歌意象來進行分析,月的意象和柳的意象主要是思考它們具有什麽樣的文化意蘊,怎樣成為詩歌意象的'。學生在這兩組的意象分析中,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力,是出乎我們預料的,這是教學的生成性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逐漸引導學生形成了意象分析的方法。學生自然而然的就得出,意象分析必須註意意象的特點品質和詩人情感之間的微妙關系。

 在分析意象組合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再創造,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的狀態被學生還原了。如在分析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壹幅蒼涼悲壯的秋行圖。原來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斷腸人,所以第壹層形成的動靜相叠的事態描繪的其實是天涯淪落人那種顛波流離、潦倒無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淒苦的多重心態下的情感軌跡。學生亦能從這樣畫面的還原和情感的體驗,將詩歌意象通過鑒賞升華為壹個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審美升華。

 詩歌鑒賞的教學,應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知體驗,從此來培養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養。在過去的詩歌教學中,由於應試專家和老師們精心炮制詩歌鑒賞的解題技巧,學生並沒有進行真正的鑒賞活動,而是追求技巧的運用和答案的要點的完整性,跳過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層面。我認為詩歌鑒賞的教學要充分尊重審美心理的形成規律,從術語、文化知識的抽象的植入轉變到文化感悟的培養,展開合理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有關詩句的意象、意境,這就是壹個很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