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安嶽縣有65438+萬尊佛像。可見四川安嶽在古代絕對是佛教聖地,也從側面反映出唐宋時期佛教發展呈現出極其繁榮的景象。左側有唐代最大的石刻臥佛,210000字石刻佛經,毗盧洞北宋紫竹觀音。其中北宋紫竹觀音被稱為“東方金星”。
來到安嶽縣,我們大多註意到了這裏的佛像石雕,卻忽略了壹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壹幅對聯,也是世界聞名的,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觀看和研究。這個地方就是毗盧寺。毗盧寺位於距離安嶽縣城60公裏的壹個小村莊的後山上。這個村子叫紙廠村。專家發現毗盧寺誕生於明代。這裏曾經有很多美麗的佛像,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這裏已經沒有什麽特別的了。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這個廟門口還掛著兩幅對聯,其中壹幅已經解決了。第壹聯是“不內不外不中”,第二聯是“非仙非佛非物”。
據這裏的村民說,只要妳能解開廟門口的對聯,就能拿走石窟裏的寶物。現在壹副對聯解決了,就帶走了壹個寶。專家還發現,石窟右側確實有被挖過的痕跡,很有可能是收到對聯的人把寶物從這裏帶走的。
但是寺廟門口的另壹副對聯,現在卻沒有人能解開。主要原因不是大家的文學功底不夠強,而是這幅對聯上的字不是我們現在認識的字,既不是滿文,也不是漢字。學者們遇到了“語言障礙”,沒有辦法進壹步理解這幅對聯的含義,於是大家把它命名為“天書對聯”。多年來,這副“天書對聯”壹直是學者們的重要研究對象之壹。有人說是鳥獸散文,也有人說是龍鳳散文,壹直沒有定論。
日本學者曾經不自量力,來到毗盧寺,聲稱可以解開這幅對聯,並將其復制帶回日本,但至今仍未能有答案。而且目前隨著時間的變化,這幅對聯上的字也越來越模糊,這就增加了人們辨別這幅對聯的難度。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也采取了壹定的措施來保護這些文物,毗盧洞早就被列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觀眾,我們也要愛護這些文物,欣賞它們的精美,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