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壹首賀新娘的詩,出自《詩經·周南·桃夭》。該詩意說的是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條和鮮艷的桃花,由此生機勃勃的景色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整首詩的譯文是:翠綠茂盛的桃樹,桃花開得紅艷艷。姑娘嫁過來,壹定會讓家庭和諧美滿。翠綠茂盛的桃樹,桃子結滿枝頭。姑娘嫁過來,壹定會讓家庭幸福歡喜。翠綠茂盛的桃樹,桃葉長得十分繁密。姑娘嫁過來,壹定會使得夫妻幸福到白頭。
1、全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 宜其家人。
2、《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我國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對後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先賢多引用《詩經》中的句子;到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壹。《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doc/5307306-554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