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對下列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運用比喻手法,說明淑女、君子在河灘幽會,營造壹種幽靜的氛圍。
B.“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兩句反復使用,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以行動來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戀,十分生動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別指醒來和睡著,可見君子思戀之苦。
2.本詩所表現的是什麽內容?運用了什麽樣的藝術手法?
3.結合妳平常所學,談談妳對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4.詩中被後人常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
二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陰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說法有誤的壹項是()
A.《蒹葭》選自《詩經·大雅》,是壹首描寫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詩。
B.全詩重章反復,壹意化為三疊,具有音樂美,用韻先響後喑,先揚後抑,余音繞梁,極具感染力。
C.全詩三章,每章八句,詩的旨意在第壹章就全部體現出來。
D.本詩的每章都是先寫秋景,寫心上人路遠難尋。結尾卻用“伊人”壹轉,似乎“她”就在面前,這裏寫的是壹種想象。
2.思考:本詩描寫了什麽樣的景物特點?這些景物描寫在詩中又起到什麽作用?
三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1.對全詩內容分析有誤的壹項是()
A.開頭兩句寫登臨的地點(碣石山)和目的(觀滄海)。“觀滄海”為全詩的詩眼,“觀”字統領全篇,以下十句,皆為觀海所見。
B.“水何淡淡”到“洪波湧起”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互映襯的形象,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裏”寫詩人通過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偉景象,來抒發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
D.最後兩句是合樂時加的、是樂曲的終止句,壹般跟詩的內容沒有直接關系。
2.結合本課以及妳所學的歷史和課外閱讀,談談妳個人對作者曹操的認識。
四
飲酒
陶源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現這首詩思想內容的壹個詞是:______。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後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這樣壹個道理:環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征意義;而詩人“采菊”,則表現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2003年荊州市題)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
1.對《杜少府之任蜀州》壹詩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聯系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表現了依依不舍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於哲理,隱含好男兒誌在四方的意思。
D.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意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2.“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壹句中,“無為”的意思是______,詩句表達了詩人______的思想感情。答:______。
3.簡述妳對“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兩句詩其中蘊含哲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