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杜絕直言敢諫,為禁止苦口良言,
為把沙皇的對頭懲辦從嚴,
暴君宣判:
把大臣問斬,送上斷頭臺,
砍下他那白發蒼蒼的腦袋。
大臣來到暴君面前,
不流淚,不哀怨,
他臨危不懼,執理直言,
把壹則寓言鬥膽奉獻。
沙皇怒火滿腔,
可這位大臣毫不慌張,
他振振有辭,嗓音洪亮:
“有壹天,
有個孩子在鏡子裏,
看見了自己的醜模樣。
他惱羞成怒,把鏡子猛打壹番。
他心中暗喜:他能把鏡子砸爛。
第二天壹早,他在田野裏玩,
又在河水裏,照見了自己的醜臉蛋。
怎能把河來砸爛?這下可沒法辦!
他只得自慚形*,壹籌莫展。
君王呵,妳不知羞慚,
這故事和妳的作為,何其相象!
那面鏡子就是我,請把它砸爛,
但那條河呵,卻世代相傳,長流不斷,
妳在河水裏,可以照見妳的尊顏。”
這篇寓言,使君王信服。
他吩咐:給大臣壹條生路。
且慢,倒不如,
把他往西伯利亞去放逐。
如果不是這樣
從寬判處,
就會和那個寓言毫無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