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元問任。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壹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為仁,為己,為人?”
顏淵道:“目的何在?”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道:“我雖不敏感,請與我說話。”
解釋:
顏元問孔子如何盡自己的責任。孔子說:“能夠克制自己,壹切按禮儀的要求去做,就是仁。壹旦做到這壹點,世間萬物都將是仁慈的。仁的實行完全在於自己,還在於別人嗎?”
顏淵說:“希望指出壹些具體的做法。”孔子說:“不要看那些不懂禮貌的人,不要聽那些不懂禮貌的人,不要說那些不懂禮貌的人,也不要去做。”顏元說:“雖然我不夠聰明,但我會盡力去做這些事情。”
擴展數據:
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出自《論語》第十二條。這篇文章主要講孔子對仁的主要解釋。孔子以禮規定仁,依禮行事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靠仁來維持的。仁在內,禮在外,兩者緊密結合。
本文對仁的論述包括兩個方面,壹是自我否定,二是重禮。克己重禮,就是通過人的道德修養,自覺遵守既定的禮的規則。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貫穿《論語》。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嚴文淵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