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是:羅浮山春來四時,橘楊梅新。壹天300顆荔枝,我毫不猶豫的長大做壹個嶺南人。
羅浮山接下來的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楊梅每天都很新鮮。如果我每天吃300個荔枝,我願意永遠做壹個嶺南人。
寫作背景:蘇軾被貶徽州,他卻坦然接受。他愛荔枝,愛南方山水,所以願意“長大做嶺南人。”歷代關於李的詩很多,但這首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蘇東坡被指“輕朝”,於宋哲宗少生元年間被貶嶺南,並被“禁止簽書經商”。所以東坡先生流連於山水,體察山水,對嶺南有著深深的愛戀。就連嶺南很常見的荔枝也是如此執著,才寫出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蘇軾(1037,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0),被世人譽為“蘇東坡居士”。漢族,梅州(今四川眉山,北宋眉山市)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畫家、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壹,豪放派詩人代表。他的詩、詞、賦、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擅長書法和繪畫。他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也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公認的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人之壹。他的散文和歐陽修並稱為甌塑;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合稱蘇辛;書法被列為北宋四大書家之壹:蘇、黃、米、蔡。他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