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三首思鄉的古詩

三首思鄉的古詩

三首思鄉的古詩有:唐朝李白的《靜夜思》、唐朝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靜夜思》

作者:唐朝李白

全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明亮的月光灑在井上的欄桿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白霜。?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渡荊門送別》

作者:唐朝李白

全詩: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釋義: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壹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雲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喜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裏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朝王維

全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釋義:獨自在異鄉做異鄉來的客子,每遇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時會想到少了壹人。

古詩中常用的思鄉類意象:

1、明月,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

2、鴻雁,每年秋季南遷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

3、蒓羹鱸膾,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蒓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蒓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