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了<楚辭>,句式更加靈活.
至於盛唐的五言七言格律詩,則有著嚴苛的規則限制.
之所以五言七言詩流行,主要是因為詩歌在當時的地位決定.----當時的詩歌是配以音樂歌唱用的,如果通篇都是九言乃至十壹言而沒有五言七言,壹首歌很難唱下來,即使唱下來了也不會動聽.反之,例如歌行體,可長可短,但基本都是五,七言的,則讓人感覺比較自然,聽起來也比較舒服.我想通篇九言十壹言的詩應該不是沒有,而是難以傳播開來.很可能有不少九言詩十壹言詩,但難以傳世.比如李白有很多歌行體,句式並無拘泥,也會偶爾夾雜著九言乃至十壹言,但主要的還是七言五言,有時也會三個字甚至壹個字的往外蹦.
至於象"靜夜思"壹類五七言詩,看起來好象是格律,但其實是古風.之所以最後盛行的是五言七言的格律而非五言七言的古風仍然是因為歌唱的需要.----如果壹句話唱到最後全都是平或全都是仄,也實在難聽.因此才有平仄相間,音韻相偕這種說法.
同時因此也可以看出,九言詩十壹言詩不能流行的另壹個原因是因為如果九言詩十壹言詩要講究音韻平仄實在太難了,不講究平仄的九言詩十壹言詩又難以傳世.
好歹咱也是人肉輸入法壹個字壹個字敲上去的,提問的同誌壹定要看哪,不然我就白吭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