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幾首詩詞

幾首詩詞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編輯本段]註釋

⒈青玉案:詞牌名

⒉元夕:夏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

⒊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⒋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

⒌鳳簫:簫的美稱。

⒍玉壺:精美的彩燈。周密《武林舊事·元夕》說,當時“燈之極品多”,“福建所進,則純用白玉,晃耀奪目,如冰清玉壺,爽徹心目”。

⒎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即舞魚舞龍。是元宵節的表演節目)

⒏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裏指盛裝的婦女。

⒐盈盈: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嬌美的樣子。

⒑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香氣。

⒒他,即她。古時他她不分,通用。

⒓驀然:突然,猛然。

⒔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滕王閣序原文

作者:王勃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29579

滕王閣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

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

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

龍光射牛鬥之墟;

人傑地靈,

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

俊采星馳,

臺隍枕夷夏之交,

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

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之懿範,

襜帷暫駐。

十旬休假,

勝友如雲;

千裏逢迎,

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

孟學士之詞宗;

紫電青霜,

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

路出名區;

童子何知,

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

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

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

得仙人之舊館。

層臺聳翠,

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

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

窮島嶼之縈回;

桂殿蘭宮,

列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

俯雕甍,

山原曠其盈視,

川澤盱其駭矚。

閭閻撲地,

鐘鳴鼎食之家;

舸艦迷津,

青雀黃龍之軸。

虹銷雨霽,

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長天壹色。

漁舟唱晚,

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俯暢,

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

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

氣淩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

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

二難並。

窮睇眄於中天,

極娛遊於暇日。

天高地迥,

覺宇宙之無窮;

興盡悲來,

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於日下,

指吳會於雲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盡是他鄉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

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時運不濟,

命運多舛。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

屈賈誼於長沙,

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

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安貧,

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

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誌。

酌貪泉而覺爽,

處涸轍以猶歡。

北海雖賒,

扶搖可接;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

空懷報國之心;

阮藉猖狂,

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

壹介書生。

無路請纓,

等終軍之弱冠;

有懷投筆,

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於百齡,

奉晨昏於萬裏。

非謝家之寶樹,

接孟氏之芳鄰。

他日趨庭,

叨陪鯉對;

今晨捧袂,

喜托龍門。

楊意不逢,

撫淩雲而自惜;

鐘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慚?

鳴呼!

勝地不常,

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

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

幸承恩於偉餞;

登高作賦,

是所望於群公。

敢竭鄙誠,

恭疏短引。

壹言均賦,

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

各傾陸海雲爾。

滿庭芳 作者:北宋●蘇軾

元豐七年四月壹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裏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1,遂書以遺之2

歸去來兮,君歸何處?萬裏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3。

坐見黃州再閏4,兒童盡楚語吳歌5。山中友,雞豚社酒6,相勸老東坡。

雲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7。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8。

註釋

①會:時逢,正好。

②遺:贈送。

③"百年"句:韓愈《除官赴闋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此用其句。百年強半:此乃虛稱。

④再閏:蘇軾於元封三年(1080年)二月到黃州,元封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故為"再閏"。

⑤楚語吳歌:黃州在春秋戰國時屬楚地,三國時期屬吳地,故稱。

⑥雞豚社酒:豚,豬。社酒,祭祀神祗時所用的酒。

⑦莫剪柔柯:此處謂要珍惜彼此的友情。

⑧"仍傳"三句:意為我現在雖然離開這裏,但將來還是要回來的。

簡析

元豐七年(1084年)三月,蘇軾接到調任汝州(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的詔命。四月壹日離黃州,鄰裏友人紛紛相送,蘇軾作此詞以示告別。

詞用散文式的句子和俚俗的語言,真切的表現了作者對黃州的依戀之情。

上闋開頭三句,起勢陡健,作者翹首西望,哀聲長吟。"歸去來兮,吾歸何處?"並不是像陶淵明那樣真正歸隱田園,而是尋找心靈的歸宿。"百年強半,來日無多。"則是時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嘆,加強了失意思鄉的氛圍。後半則筆鋒壹轉,撇開滿腔愁思,盡話深情厚意,情懷依依。

下闋作者則進壹步將宦途失意之悲與留戀黃州之意對寫,突出了作者達觀豪爽的性格。末尾"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魚蓑。"對江南父老的托付,尤感發自肺腑。體現了作者對封建政治意識形態的否棄以及建立壹種新的價值觀念的潛在要求。

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曰:

於時玄鳥司歷,蒼龍馭行,羔獻冰開,桐華萍合。皇帝幸於華林之園,千乘雷動,萬騎雲屯,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與春旗壹色。乃命群臣,陳大射之禮,騶虞九節,貍首七章。於是選朱汗之馬,校黃金之埒,紅陽飛鵲,紫燕陸沈,唐成公之骕骦,海西侯之千裏,莫不飲羽銜竿,吟猿落雁,鍾鼓振地,埃塵漲天,采則錦市俱移,錢則銅山合徙,實天下之至樂,景福之歡欣者也,歲次昭陽,月在大梁,其日上巳,其時少陽,春吏司職,青祗效祥,徵萬騎於平樂,開千門於建章,皇帝翊四校於仙園,回六龍於天苑,華蓋平飛,風烏細轉,帷宮宿設,帳殿開筵,傍臨細柳,斜界宜年,河漘剃草,渭口澆泉,塴雲五色,的暈重圓,陽管既調,春弦實撫,玉律調鍾,金錞節鼓,於是咀銜拉鐵,逐日追風,並試長秋之埒,俱下蘭池之宮,鳴鞭則汙赭,入埒則塵紅,變三驅而畫鹿,登百尺而懸熊,禮正六耦,詩歌九節,弓如明月對堋,馬似浮雲向埒,雁失群而行斷,猿求林而路絕,乃有六郡雄才,五陵高選,新回馬邑之兵,始罷龍城之戰,尚帶流星,猶乘奔電,始聽鼓而唱籌,即移竿而摽箭,熊耳刻杯,浮雲畫罍,水衡之錢山積,織室之錦霞開,司筵賞至,酒正杯來,既而日下澤宮,筵闌相圃,悵從蹕之留歡,眷回鑾之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