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同甘***苦·魯米》讀後感

《同甘***苦·魯米》讀後感

啊,朋友!讓我們把歡樂***享!

若沒有歡樂,便***同分擔憂傷!

朋友啊!我們應同真主無所不講,

就像耶穌向聖母瑪利亞傾訴衷腸。

假若亞當的後裔中有誰離開世間,

何必悲傷?其他人應把困難承當。

如果有誰離開我們到偏僻處隱居,

不必管他,其他人應當甘苦同嘗。

我們在世間應該相伴相隨,***享歡樂;

假若世界毀滅,便攜手並肩蹈火赴湯——

壹旦深陷火海,應當分飲壹杯清泉;

而當受到重創,就該相互敷藥治傷。

但願我們臨死時,都能面向“克爾白”,

並且,都能把紮姆紮姆甘泉飽嘗。

(張暉譯)

賞析

在浩如煙海的波斯中世紀詩歌中,帶有濃厚蘇菲神秘主義色彩的詩歌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波斯的詩歌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息,有許多著名的詩人本身就是蘇菲長老或蘇菲人士,魯米就是其中壹位,因此其詩歌中充斥著濃厚的宗教色彩。

魯米的抒情詩主要表達對真主的愛,並極力宣揚蘇菲派的壹些思想。蘇菲派思想在中世紀的波斯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排除其宗教因素和具體的宗教修持,作為壹種哲學觀實際上是對絕對精神的追求。同時,蘇菲思想追求思想品德上的修煉,追求壹種思想品德上的人格,由於其宣揚的積極的價值和理想,因此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魯米是蘇菲派思想家,也是蘇菲派主要詩人,其詩中所宣揚的這種蘇菲思想也極為明顯。

這首《同甘***苦》不同於其創作的其他詩歌。他的許多詩歌是借壹些故事委婉地表達蘇菲思想,但在這首詩中,詩人直抒胸臆,勸導人們要同甘***苦,相互之間要團結和友愛。

詩的開篇,就用極為飽滿的感情呼籲要壹起享受快樂,壹句“啊,朋友”,就將世間人們陌生的心靈緊緊聯系在壹起,具有壹種普世思想。接著詩人又進壹步宣揚了其有苦同擔的思想,這相對於開始“有樂***享”的主題又進壹步,更具有救世的思想和意識。

詩的第二節,詩人筆鋒陡轉,將抒情的對象轉到了真主。在這壹小節中,詩人宣揚了對真主的敬仰和忠誠。詩人認為我們應對真主坦誠,忠誠。這樣壹種觀念是蘇菲派的主張,在蘇菲教徒認為,人應該對真主絕對忠誠,這樣才能達到人神同壹的境界。在看似無關的抒情中,詩人是為下面的抒情作鋪墊。正是詩人這樣壹種人神合壹的觀念,才導致了詩人這種有樂同享,有苦***擔的主張和觀念。

在第三、四兩節中,詩人極力宣揚有苦同擔的這種世界大同的思想。詩人認為世界上的人們應該壹起分擔苦難,就算有人死去,有人避世隱居,剩下來的人們不要悲傷,應該***同分擔苦難。詩人在這兩節中,表現了壹種高高在上救世的心理,詩人將自己已經等同於真主,在這裏詩人已經超脫了普通的情感,達到了與神同體的境界。詩人認為不要為別人的死去而惋惜,在這裏詩人已經是超出了普通的壹種價值觀念,帶有濃厚的蘇菲宗教意識。在詩人的眼中,死亡並不是可怕的,詩人已經超脫了世俗的這種生死觀念。將死亡和避世看作是壹種很普通的事情在敘述,我們在這裏找不到詩人那種悲傷的情感。詩人勸導人們的是要***同的背負著世間的苦難,人們在壹起要相親相愛。

在詩的第五、六、七節中,詩人繼續在傳達這樣壹種同甘***苦的主張。詩人將這樣壹種情感渲染到極致。詩人認為就算世界毀滅,人們也應該視死如歸地直面苦難,***赴黃泉。同時認為就算是在死亡的最後壹刻,有快樂也應該同享。在詩的結尾,詩人同時不忘其美好的宗教信仰,認為人們應該面朝“克爾白”,能夠盡嘗甘泉。在這裏,甘泉有著壹定的象征意義,具有壹種宗教的意蘊在裏面。詩人堅信真主的存在,並相信最終能夠賜予人們最後的歡樂。

整首詩在極力宣揚“同甘***苦”這樣壹種思想觀念,表現了詩人所具有的壹種普世思想,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詩人在詩中規勸世間的人們要***享歡樂,***擔困苦,也表現了蘇菲思想中壹種積極的救世觀念。

(葉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