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孔望山的宗教場所

孔望山的宗教場所

孔王山摩崖石刻位於孔王山南麓西端的懸崖上,分布在東西18米,上下約8米的範圍內。造像分三種:浮雕造像、小龕線像、附在浮雕造像上的基座和燈碗。有89尊浮雕,其中包括4個中國道教人物,即老子和他的恩人,關靈隱Xi和黃帝。屬於85尊佛教人物造像,主要是佛經變化的故事,以造像中心下部的“涅槃圖”為核心,* * *由46個人物組成,以高浮雕中仰臥的釋迦牟尼為中心人物。

除了這個宗教遺跡,孔望山還發現了其他類似的遺跡,包括道教和佛教。在雕像群東南不遠處,有壹座高大的漢代石像,雄渾渾厚,溫馴溫順。左腹部雕有壹只腳鈴的石象和壹個長鉤的奴隸。用鉤馴化大象是漢代常見的技術,而用鉤馴服大象和大象則常見於佛教經典和佛教活動中。在石像的四只腳下面,雕刻著壹朵蓮花,這顯示了石像的佛教主題的性質。再往南,有漢代的石蟾蜍。從戰國秦漢到魏晉時期,蟾蜍被視為聖物,是征服五兵、壓制邪氣、促進生命、主宰財富的吉祥之物。對於超自然信仰神靈的人來說,只要避災受益,佛、神、陶尊、蛤蟆都沒有區別。

在宗教內容上,孔望山遺址有著濃厚的道教因素和氛圍。除上述道教內容外,早在1984年,已故丁先生在空望山主人峰發現了兩處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道教遺存。壹個是“石露盤”,壹個是“杯盤石刻”,位於前者東北約15米處。用“露盤”采集、配餐仙露,是當時方士、道士常用的手法(調查報告發表在《文物》第五期1984)。

“杯盤刻石”也是祭祀道教人物的禮器。這兩處重要的石質遺跡位於空望山主峰上,高高在上,壹覽無余,給人以飄出塵世的感覺。真的是喝仙露,喝仙酒,求仙,修仙的理想場所。2001-2002考古發掘在孔王遺址多處發現古建築遺跡。特別是在離雕像群不遠的平臺上,有壹個大型的建築基座,出土了漢代的繩瓦和雲紋瓦。這些發現至少可以告訴我們,在漢代,孔王山摩崖造像群前是有建築的。結合同時期周圍的石像、石蟾等宗教遺跡和這裏濃厚的道教信息,可以合理地認為漢代這裏曾有壹座宗教建築,應該不是普通的世俗建築。在道教中,老子被奉為“大老君”,其下的東海君是古代東海之神,供奉在“東海廟”中。傳世的漢代有“東海寺長”,是300到400個石官(相當於東漢壹個小縣的長度)的印章,說明東海寺是東漢時期政府管理的極其重要的道觀。宋代趙明誠所著《金石錄》載有東漢西平元年(公元172年)的東海寺碑碑文。據相關考證,這座碑的碑座是空望山腳下的碑座。總之,從自然地理環境、文化因素、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早期道教的重要遺跡“東海寺”應位於孔王山遺址。說明連雲港地區應該是東漢沿海地區道教活動的中心。

以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孔望山宗教遺跡,是道教和佛教並存,道教盛行,符合佛教在中國本土化的歷史現實。

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宗教,註重對巫術和長生術的研究,追求長生不老、羽化成仙之道。秦漢時期,從皇帝到老百姓都有很大的市場。道家對黃老的認識壹度成為西漢初期治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東漢末年,張角利用太平路發動了大規模的黃巾起義。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壹種外來文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得人們的認可和地位。佛教和道教壹樣,有對神仙仙境的美好描述,有擺脫人生煩惱的方法,有祈福避禍的實用功能。這樣的* * *性質,再加上中國早期的宗派意識並沒有那麽強烈,佛道並行,甚至* * *存在於壹個宗教信仰場所,這既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據正統史書記載,東漢時期的楚王劉英(其王皆在郫縣,與連雲港市相鄰),是“喜黃老(道教),學成寶塔(佛教),齋戒祭祀”,是佛道兼備的極品。著名學者陳寅恪曾說道教起源於沿海地區,唐用彤指出東漢佛教依附於道教。孔王山摩崖宗教石刻提供了這方面的實證資料。

東漢連雲港孔王山摩崖石刻佛教題材的發現,把中國摩崖石刻推了幾個世紀,比著名的敦煌莫高窟早了200多年,被譽為“九州第壹摩崖造像”。它的發現對中國傳統的佛教史、藝術史和中外關系史提出了挑戰。傳統觀點認為,中國的佛教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從西方傳入中國,然後傳播到其他地方的。但是,為什麽在佛教文化最早傳入的中西部地區,沒有出現這種早期的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呢?有人認為這與東漢時期徐淮地區濃厚的宗教氛圍和魯南蘇北發達的漢代畫像石雕刻技術密切相關。有人認為,除了陸上絲綢之路,不排除佛教的傳播還有陸上絲綢之路終點連雲港也有海上絲綢之路作為起點,也傳入了印度佛教並開花結果,催生了孔望山懸崖上的佛教造像題材。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看了孔望山東漢摩崖造像照片後說:“海上絲綢之路開通早,文史論證摩崖。也許孔望山的頭長得像流沙白馬。”雖然深入的研究還在繼續,但只有確定的年代和佛教內容,才意味著中國佛教史和藝術史的改寫。它的歷史意義不僅在連雲港,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不僅在遙遠的過去,而且在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