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事發生在什麽地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事發生在什麽地點?

黃鶴樓(Yellow Crane Tower)

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裏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楫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蕩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凈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長存原因之所在。

黃鶴樓景區榮譽:國家5A級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壹,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

黃鶴樓⑴送孟浩然⑵之⑶廣陵⑷ 唐 李 白

故人⑸西辭黃鶴樓,煙花⑹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⑺,唯見⑻長江天際⑼流。

註釋

⑴ 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⑵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⑶ 之:往。

⑷ 廣陵:即揚州。

⑸ 故人:老朋友,這裏指孟浩然。

⑹ 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⑺ 盡:消失。

⑻ 唯見:只見。

⑼ 天際:天邊。

譯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黃鶴樓與我辭別,

在三月份煙霧迷漫、繁花似錦的春天去揚州。

孤船的帆影漸漸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

只看見長江浩浩蕩蕩地向天邊流去。

題解

李白是壹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壹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賞析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年輕的李白從四川出峽,在安陸(今湖北安陸)住了十年。在這段時間內結識了隱居在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孟浩然也是著名詩人,年齡比李白大,這時在詩壇上已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仰。詩中稱孟浩然為“故人”,足見結交已久,是老朋友了,彼此感情深厚。

黃鶴樓的原址在現今武漢市武昌區的江邊,歷來是遊覽勝地,許多詩人在樓上留下了詩句。廣陵就是揚州,是唐代最繁華的都市,壹直被稱為“揚壹益二”(當時的都市繁華,是揚州第壹,成都第二)。江南地區的財富,通過運河,由揚州轉運洛陽,再送到長安。這裏工商業都很發達。題目中的“之”字,做動詞用,是“去”的意思。

這時歷史上稱作“開元盛世”的年代,國力強盛,人情慷慨,所以在離別之時,雖然悵惘,卻不悲傷。

詩的開頭,說出了這個離別的事實。武漢在西,揚州在東,從武漢去揚州,順江東下,自然是向西北告別了黃鶴樓。這樣的句子,真是信手拈來,毫不雕琢。第二句接得很好。他向哪裏去呢?去揚州。妙在“煙花三月”,這不僅是指出了離別的季節,重要的是表達了當時的心情。煙花,指春天籠罩在蒙蒙霧氣中的綺麗景物。江南的春天,風光明媚,壹直為文人們所歌頌,梁代的丘遲在《與陳伯之書》裏有這樣動人的描寫:“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孟浩然壹路上所遇到的,也將是這樣的景象。而揚州呢?又是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的名都,這是他所要去的地方。試想,以江南三月煙花的時候,去揚州十裏煙花的地方,壹路上能不心曠神怡嗎?別認為這兩句詩在表面上只寫了送別的人物、地點、時間和去向,而透過字面,卻深刻表達了內心的情緒。

樓頭話別之後,孟浩然就登舟啟程了。只見孤舟揚帆,破浪前進。行人漸遠,而送行的人依然佇立江邊。孤帆漸漸地消失於白雲碧水之間了,這時只有壹江洶湧的波浪,奔向碧空盡處,仿佛是去追趕行人。李白很巧妙地表達了這種送別後的感情,像用電影的特寫鏡頭照住帆影,逐漸前移。到水天交接處,帆影沒有了,於是長江浩浩蕩蕩流向天外。這時候,觀眾和送行者會壹樣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個畫幅的蒼茫空闊的感覺,自然又要襲上心頭。這樣寫景見情,寓情於景,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使人讀了以後,產生無窮的余韻。

古典詩歌,絕大多數的篇章不外乎寫景抒情。這二者在寫作時雖很難截然分開,但只有高手才能融合得很巧妙。景色是自然界的客觀存在,如果要想在詩歌中給以生命,使它具有長遠的效果,那麽在吸取這壹景色時,不僅必須準確地表達,而且還要溶進強烈的感情,從而在鮮明的形象中,看出描寫的深度。李白在這首詩裏,把送別的依依之情,以描寫自然景色來表達,就是這種方法的很好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