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酬問師》唐代:劉商
譯文:玉做的壺存著壹顆冰壹樣的心,紅色的筆書寫著老師偉大的靈魂。回憶依稀恩師所說得話,教導之心如同親父,憶惜與恩師相處的日子,雖然所別師徒,但是之間的情義對同親友。?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譯文: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等到它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壹代的作用。用於對老師的贊美,願奉獻的精神,老師願做學生成功的鋪路石,即使做為壹朵花雕謝了,還願化作春泥護花!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直到死時,才把絲兒吐完;蠟燭燒成灰燼,蠟淚才會流幹。老師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利益甘願獻出自己的壹切,像春蠶吐絲,像蠟燭燃燒,發出光亮,直到生命的最後壹息。
4、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勤求》晉代:葛洪
譯文:賢明的老師的恩情,?,?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新竹》清鄭燮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比喻老師傳道受業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