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詩詞寫作背景內容如下:
韶山,壹名韶山沖,在湖南湘潭西北90裏,是毛澤東的故鄉。1925年1月,毛澤東從上海回到故鄉,建立中國***產黨韶山支部,後有組織人民協會。1927年1月間,毛澤東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時,又壹度回到韶山。
這次回到故鄉,忙了三天三夜,向群眾作了講演,組織了幾次農民運動工作座談會,聽取了黨支部的匯報。他特別指出要建立農民革命武裝,隨時準備粉碎反革命破壞農民運動的陰謀。這之後,韶山壹帶的農民運動更加深入發展了。
三個月後,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四·壹二”反革命政變,接著湖南反動軍閥也於5月11日在長沙突然襲擊總工會、農民協會等革命組織,逮捕屠殺革命黨人,這就是血腥的“馬日事變”。這個事變激起了廣大工農群眾的憤怒,各地立即組成革命武裝。
當時韶山也成立了農民自衛軍湘寧邊區司令部,集中壹千多人的隊伍,三百多支槍,準備配合友軍奪取長沙。由於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領導,這個革命計劃沒有成功。農民武裝力量反而被反動派各個擊破。
後來反對派的軍隊分三路進攻韶山,農民自衛軍英勇抵抗,終因眾寡懸殊,失敗了。接著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許多農民都壯烈犧牲了。
從此,經過了十年土地革命戰爭、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終於在建國後的第十年,毛澤東才得於1959年第三次返回故鄉,壹別32年,故鄉的面貌全變了。撫今追昔、感而賦詩。毛澤東在這次返鄉,壹***住了兩天,與故鄉父老歡聚暢談,使人民非常激動歡樂,這兩天成了韶山真正的節日。這首七律,是25日深夜寫成的
盡管1959年,年輕的***和國由於國際國內的天災人禍,正陷入困境,毛澤東此時憂心忡忡,但作為浪漫詩人,他在故鄉、在歷史中尋找到了壹種精神力量。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都能夠不怕犧牲、前仆後繼地去戰勝壹切敵人,現在暫時的困難又有什麽可怕呢!
這給詩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激情。在這種心情下創作的這首詩,也飽含了這種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