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少年逢年過節更深情,但年紀大了,就會覺得難過。
沒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鬢角日日添白頭,石榴年年放艷。
幾千年的聖賢愚人都是瞬間的,幾個人在幾個名字裏迷失了。
翻譯:
小時候總愛在節日裏生出很多情緒。現在我老了,誰還有心思無緣無故的去感受很多情緒?
在端陽的這壹天,我懶得學習掛艾草驅邪的習慣。只願壹盞普酒,天下太平。
鬢角壹天比壹天銀白色,石榴花壹年比壹年開得紅錦。
可惜聖賢愚人在時間面前擦肩而過。誰知道歷史上有多少人被遺忘,又有多少人出名?
註意事項:
1.少年:年輕。
2.艾芙:艾草驅魔。
3.石榴:石榴花。
4.賢愚:賢者,愚也。
5.放棄這個名字:這個名字被載入史冊。
贊賞:
作者當時年事已高,“未能入俗”不僅不足,還包含了熱鬧背後看透空虛的無奈與悲哀。當時安史之亂已經過去,就在袁、中興前後,雖然百姓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作者因為年老體弱,預見到了晚唐宦官與藩鎮沖突的必然性,所以即使在端午,他也是懶洋洋的,苦不堪言,希望“普九華夷為平地。”
正是因為上面提到的原因,他表達了時間飛逝,幾個人不朽的感覺。這首詩比較悲觀,但在它的背後,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壹窺晚唐。
關於作者:
殷(780-855),浙江嘉興人。唐朝詩人。唐元和九年(814),進士,任永樂縣令兼從事撫州,與李敖同為潭州幕府幕僚,後任禦史顧問,有政績。他與沈雅之、姚合、陶勇、許渾、馬岱為詩友,與白居易、沈李、劉禹錫也有交往。我拜訪了魏,他們壹見如故。他遊歷甚廣,足跡遍及山西、陜西、福建、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等地。他對山川情有獨鐘,曾說:“壹日不見山川,便覺胸前積塵,急須灌酒。”著有詩集壹卷,新唐書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