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甘肅民樂邊渡口:貫穿唐蕃古道和河西走廊的險峽。

甘肅民樂邊渡口:貫穿唐蕃古道和河西走廊的險峽。

在連綿起伏的祁連山中段,甘肅省民樂縣的南端,有壹個不超過十尺寬的峰口。就是被古人稱為“大桶拉谷”的峽谷險關——邊渡口。邊渡口峽谷幽深崎嶇,從北到南連接著甘肅和青海。谷中山巒嶙峋,水重石奇,兩崖突兀而立。這裏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旅的重要通道。唐蕃古道從青海樂都穿過甘肅甘州和河西走廊,與絲綢之路的中途相遇,到達西域和歐洲。

古代的險關歷代都有士兵把守。

邊渡口位於張掖市民樂縣東南部,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南通青海省祁連縣鵝堡鎮,北接甘肅省民樂縣朝面村。峽谷長28公裏,咽喉只有10米寬。自古以來就是甘肅河西走廊經過青海湟中的高速公路。古代稱邊渡口為“大桶拔谷”,又稱“大桶拔谷”或“大桶拔谷”。《甘州縣誌》卷八榮秉載:“邊渡口離城三十五裏。老慈濟鎮在東南250英裏處。青海西寧大道扁豆口。水草甘草茂盛,道路平坦。自漢唐以來,王師壹直普遍征稅,今天的商人也允許這樣做。雲口有壹座巨大的紀念碑,它的文字正在剝落,妳壹定知道它。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豎起來。"

夏商周時期,中原分為九州,邊渡口屬永州,有戎、羌駐紮。秦朝時有月氏居住,祁連山下有月氏東城(今民樂縣顧雍鎮)。《民樂縣誌》載:“漢文帝前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單於聯合烏孫,大規模進攻嶽氏,‘殺嶽氏王,以頭為飲器’,嶽氏再次西移。少數留在河西,被稱為小月。此後,該郡歸匈奴右王獻的部下匈奴邪王管轄。”

自漢唐以來,邊渡口壹直是西部羌、匈奴、突厥、回紇、吐谷渾、吐蕃等民族相互爭奪和進出甘肅、青海的重要通道。《史記·魏將軍列傳》記載:漢武帝“元壽二年春(公元前121),以侯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萬出隴西...歷時六天,翻越雁棲山1000多裏...去休息壹下,向諸神獻祭。”霍去病長途奔襲,從青海東北翻越祁連山,經大鬥峽谷拉出邊渡口,在黑水村(今山丹縣霍城鎮)安營紮寨,以“守城、拆籠、羊鼓、鼠洞、人東、龍西……”的計劃突出匈奴包圍圈;在炒面村(今民樂縣南豐鄉炒面村)加工炒面準備足夠的口糧,在八卦營村(今民樂縣顧雍鎮八卦營村)布下奇兵陣,攻占了匈奴邪王城(古永城,今民樂縣顧雍鎮),將匈奴邪王與郭襄、杜威斬首八千余級。即沿雁翅山(祁連山的壹支,又名‘刪丹山’、‘胭脂山’、‘雁翅山’、‘大黃山’),向東至古藏(今武威市)。恰逢匈奴春季祭日(《後漢書·南匈奴傳》載:“匈奴風俗,二十歲有三龍宮。我經常在正月、五月和九月拜神。”),休土王城(在今武威城北東32公裏的四壩鄉三岔村)祭祀天地之神,軍民聚在壹起防備松懈。霍君突然從天而降,如竹掃城,被賜金像(金佛像)於神龕祭天,大獲全勝而歸東方。當年夏天,霍去病再次進攻河西,翻越祁連山攻占了邪王城(在張掖市西北12國道邊,俗稱“黑水國”),沈重打擊了匈奴。同年秋,匈奴邪王殺了秀土王,率四萬余人歸順漢室。漢陽草原(今山丹軍馬場)是漢朝的官方牧場。匈奴失去了祁連山、雁棲山下的大片天然草原,留下了壹首首悲愴悲愴的“歌謠”:“失去祁連山,使我六畜不歡;失去我的山,使我的女人無色!“這是歷史上最早的大桶拉糧食的記錄。

丁原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西漢在邊池(今民樂縣)置阿強隊長,派兵五千,分五隊,其中騎兵三隊,無限期駐紮;壹隊步兵,駐紮在赤城;壹隊弓箭手駐紮在原匈奴邪王顧雍的畜牧中心,以防軍事入侵。《民樂縣誌》載:“東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護羌校尉鄧訓為抵禦羌、胡入侵,出兵邊池...永寧元年(公元120),羌、胡侵邊池,護羌校尉率軍征討。羌胡大敗,屯兵漢陽。東晉時,西部邊境十六國爭奪邊渡口戰略關隘。”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左在祁連山下設漢陽郡,鎮守邊渡口,管理牧場...唐初設赤水守捕,組建大鬥軍,轉移到無為縣,鎮守關隘,阻止吐谷渾、吐蕃北上,保護通往西域的通道。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命齊與涼州太守李大亮、大將軍薛攻克土古雲,大獲全勝。他們在祁連山下駐軍,把守大鬥谷口。唐太宗派使臣到大鬥谷賞軍。"

宋元明清時期,邊渡口周邊戰亂不斷,災荒、地震、人禍頻發。李宗保慶二年(公元1226年)初夏,成吉思汗率軍從北路入侵西夏邊境,連破蘇州(今酒泉市)、黑水城、甘州(守軍戰死),民樂、大馬營歸蒙古。元十八年(公元1281),元朝在甘州設立甘肅省,控制河西,隸屬甘肅甘州道,元朝派壹千戶負責大馬營草灘的放牧事務。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正月,西海的布爾孫出邊渡口,入侵贛州,沿途村鎮被洗劫壹空。甘肅巡撫唐澤給朝廷下了壹道命令,這才設立了洪水營(今民樂縣洪水鎮)。明朝下令總督,欽差大臣柏楊,主持修建山口,並增加了壹個烽火臺。《清史稿》軍事記載:“甘肅提督,統管舉標五營,兼顧雍城守協,轄西寧四鎮,舉左營、右營、前營、後營,顧雍城守協、甘州城守營、梨園營、洪水營、南古城營、山丹營、峽口營、大馬營、察汗俄博營。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敖包營山北立界碑,稱“甘州敖包營”。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五百兵進駐大馬營,鎮守邊渡口關。同治十壹年(公元1873),在山上建城。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邊渡口、西水關、黃油口、大肚馬等關隘整修完畢,駐防。次年5月,陜甘總督左命耿協調馬應墩駐俄總部,成立俄國總部,隸屬同鄉會。

1931年4月,青海省第九師師長馬步芳率馬家軍從邊渡口出山,在三寶(今民樂縣三寶鎮)與國民黨第十五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馬仲英激戰。1995年馬仲英兵敗酒泉,馬步芳第三旅599團2營進駐水城。1937年3月,紅西路軍在河西大敗後,馬家軍出邊渡口,以“青香”之名在民樂中搜尋並擊斃失散的紅軍,民樂人收留並轉移保護紅西路軍戰士。

1949 9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壹野戰軍第二軍第五師從西寧經邊渡口峽谷翻越祁連山,向民樂縣進軍。第十四前衛團冒著封鎖峽谷的暴風雪,輕裝進入俄國。153名身著單衣的戰士壯烈犧牲,永遠留在了邊渡口峽谷。解放軍突然出祁連山邊渡口,經炒面村、張連莊村、河莊村壹帶,當晚突襲洪水城,民樂縣城解放。彭致電嘉勉第二軍:“狂風暴雨也不能阻止妳們勇往直前,殺敵的勇氣。妳這種為了完成任務不怕困難的精神,是全軍都教出來的。向全體堅決勇敢、不怕困難的官兵致以親切慰問!”

古跡比比皆是,傳說也很多。

邊渡口作為險關,不僅是古代軍事防禦的要沖,也是發展農牧業生產、方便貿易交流的重要地理位置。歷代遺留下來的文物遍布祁連、閻誌和民樂山丹縣。

20世紀30年代初,當地村民在八卦營古城遺址開墾土地,在表土中發現了大量的磚、瓦、各類陶器、青銅器、錢幣、印章、重型鐵犁、石磨殘渣、銅箭等。有的完整的瓷磚長51 cm,寬43 cm,還印有繩紋,真的很少見。據文物工作者調查,八卦營古城坐北朝南,平面呈凹形,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組成。外城南北長590米,東西寬473米,面積27.9萬平方米。內城南北長287米,東西寬283米,城墻呈山脊狀。內外城邊緣有護城河,南苑門與護城河之間有吊橋。宮城,俗稱“紫英臺”,位於內城中部。它的遺址是壹個40米×40米×5米的夯土平臺,上面保留著漢代的陶器碎片。從八卦營古城東部大量墓葬和出土兵器分析發現,八卦營古城的城防結構完善,具有嚴密的軍事防禦功能。

八卦營漢族群包括北碚山、支嶺嶺、簸箕窪、蘆溝山、欒哥達等五座山。1975期間,經過北京大學考古系馬世昌教授和四川大學歷史系劉玉泉教授的考古發掘,發現該古墓占地2平方公裏,墓葬包括土葬墓和磚墓。墓頂的結構包括穹形頂、記錄頂和憑證頂。墓的結構有單間、雙人間和三間房。墓磚多為條磚、母磚,隨葬工具多為棺槨,但也有少數甕棺。漢晉壁畫墓的墻壁是用白粉塗的,用筆墨塗的,用土紅和石青塗的。在保存較為完整的二號壁畫墓中,墻壁上布滿了雲朵,雲朵之間繪有“仙女乘龍”和“日月”的圖像。三個仙女正騎在壹條藍色的龍脊上。小仙女們身著有領長衫,雙手放在身前,長發盤在腦後,很有動感。日本和中國的畫有吃得快的金鳥,月中的癩蛤蟆和帶桿子的玉兔。用筆流暢,畫風粗獷。古墓的時代跨越了500多年,以其豐富的出土文物和墓室壁畫而舉世矚目,現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65歲的和尚法顯決定去天竺取經、拜舍利。先後與法顯同行的有九人,從長安出發,經西寧翻越祁連山,歷盡艱辛出大桶到達張掖,沿絲綢之路出使西域至天竺(印度)取經。民間傳說自從法顯和玄奘經歷了壹個大桶取經,它成為了壹條佛教傳播的道路,從而留下了許多佛教遺跡。羊嘎峽東崖石壁上,距今邊渡口入峽口五公裏處,有壹尊佛菩薩石雕,離地3米,畫面清晰。石佛造像高1.2米,頭戴三指冠,雙手持碗,坐於蓮臺上,有頭燈和背光,頭頂寶蓋;兩個菩薩站在石佛兩側的蓮座上,頭上有燈,身上有寶蓋。坐佛端莊慈祥,菩薩恭敬。佛菩薩頂上有壹座達摩樓。整個人像高1.5米,寬1.8米。畫像下有藏文標記(直譯為:贊巴之壽,眾生之死,比丘巴哥耶希央所刻),由此推斷石刻作品最晚也是吐蕃贊巴時期。近代,當地信眾集資修建“石佛寺”,保護佛像和菩薩的石雕。

隋朝時期,北方的突厥和河西走廊南部的吐谷渾嚴重威脅著河西,使繁榮的張掖城深受其害。裴舉《西域圖序》曰:“突厥、吐谷渾分頭領羌、胡之國,並有所牽制,故朝貢受阻。”大業五年(公元609年)三月,隋煬帝西征吐谷渾,以四十萬大軍包圍車窩鎮山(今青海祁連縣額保灘壹帶,當時是吐谷渾的駐地),大敗吐谷渾。農歷六月初八,楊迪在嬪妃蔡岱和三千侍衛的簇擁下,翻越祁連山,出征大作戰,經顧雍到達張掖。《隋書·楊迪紀》記載:“大業五年三月,我駕西征...六月,大打了壹架,拔谷而出,山路險要,我魚貫而出。風聲鶴唳,我輸了官司。我的兵大部分凍死了,189年的馬和驢都死了。”“後宮公主,主或窘失,與山中軍士相混。”《周樹皇後傳》也說:“楊帝下西洋,隨行的有文帝之女,楊帝之妹樂平公主,北周楊帝稱帝的天元皇後楊麗華,死於河西。”在這次旅行中,楊皇帝的壹個妃子也染上了疾病,治療無效。在離開邊渡口峽谷之前,她欣喜若狂。時至今日,邊渡口進入兩公裏外的公主墓溝的“公主墓”,仍是壹個未解之謎,那就是葬的究竟是楊麗華還是煬帝的病妾。

煬帝在張掖“巡禮”,視察裴矩管理的“屍佼”,召見四位科舉考試官,舉辦了壹次規模空前的“萬國博覽會”。《紫同治鑒》距今已有181年的歷史:“仁子、帝至燕之山、博雅、土屯社等西域27國被貶左,無不令其景仰於今,焚香奏樂,歌舞喧天。皇帝命武威、張掖女子裝飾。放眼望去,那些衣裝馬不鮮的都是縣裏監管的。騎而吞之,周數十裏以示中國之富強。”雁棲山“世博會”遺址雖然沒有了,但它是中國歷史上“世博會”的鼻祖。楊迪皇帝在雁棲山下吹噓他在吐谷渾的豐功偉績,驕傲地炫耀隋朝的強大。他愉快地留下了長詩《長城洞飲馬》,成為歌頌長城歷史功績、歌頌隋朝強大軍隊威力的名篇。

在離邊渡口入口十公裏的西山絕壁上,有壹塊奇形怪狀的巨石。每當旭日東升,旭日灑滿山坡,妳就憧憬著峽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這塊巨石看起來就像壹尊諸葛孔明的雕像,他戴著黑色的絲巾,穿著八卦服,深謀遠慮地展望未來。當地人視其為神物,世代稱之為“孔明石”,又稱“諸葛碑”。相傳宋朝時,朝廷在西征中派楊家將入侵遼軍,由陽門將軍高王統率。久攻遼營,不得不退守大桶拔谷,紮營另謀良策。壹天,高旺困極了,半夜走出營地,來到大鬥谷懸崖邊。忽見大鬥谷中壹片汪洋,隨船頭搖著鵝毛扇,順流而下,來到崖邊。高王心裏大驚,跪下行禮。諸葛孔明還禮曰:“將軍請起。山人知道將軍被困,卻可以燒了廖瑩的糧草,壹舉消滅。”高王聽了話,又謝過計策。當他擡起頭時,諸葛孔明已經不見了。高旺出了壹身冷汗,夢中驚醒。高旺按計劃行事,火乘風,風乘火。廖瑩糧草盡燒,軍心大亂,不戰而退。高王乘勢追擊大獲全勝,遼軍敗兵棄盔逃回遼西。為了銘記諸葛孔明的恩情,高王凱旋而歸,命軍士拔下大鬥谷口西崖之頂,用石碑紀念諸葛孔明。後來,經過幾千年的風雨侵蝕,諸葛碑成了今天的孔明石。這些傳說雖然牽強,卻反映了人們對邊疆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季景色迷人,詩詞歌賦流芳百世。

邊渡口是壹條神奇的峽谷,蜿蜒百余裏,忽繞重山,忽圍復水。在山中,壹條連接古唐蕃道和絲綢之路,連接青海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隧道應運而生。她是祁連山的天之驕子,也是大自然的奇葩!

20世紀50年代,在邊渡口峽谷修建了幹青公路,現在已經改建為227國道。壹條寬闊平坦的柏油路通向山谷,壹直延伸到蜿蜒的群山深處。古時候峽谷沒有路,山川險要,氣候變幻莫測,山石擋路,虎狼出沒。士兵、商人和僧侶穿越峽谷是不可想象的。

盛唐大詩人李白在《幽州胡馬克歌》中寫道:“雖居閻誌,不知多雪寒。女人壹下子笑了,臉如玉盤。飛越而射鳥獸,花月醉而雕鞍……”這使得胭脂山成為詩人“邊塞”的代名詞。

吟誦著前人優美的詩篇,見證著眼前的美景,風吹草低,牛羊可見的邊渡口谷口廣闊的草原上,點綴著蒙古包,呈現出壹派祥和、順暢的西部風光;著名的千頃油菜花海,金波蕩漾,壹望無際,傳遞出壹幅五彩斑斕的南方景觀。過去,邊渡口的戰火和篝火痕跡已經消失,但大打演繹的壹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編輯:韓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