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所有香都在梵天仙宮,鐘青只剩壹半藍。
初清開松嶺月,湍流響石樓風。
山河映春光之外,城門參差於樹間。
如果妳想找到它,妳可以得到它。三千的世界是無限的。
龍門之名出自《上虞書公》:“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原址在山西省稷山縣西北部。詩中的龍門在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它的真名是雀塞或伊雀,實際上有兩座山,西邊是龍門山,東邊是香山。這兩座山被伊水隔開,峭壁聳立,像壹座闕壹樣相互面對。正如宋代歐陽修所指出的:“山夾水,北直抵國(洛陽),是雙闕。楊迪初在洛陽紮營時,登上邙山看了看,說:這不是龍門邪。世稱龍門。”(《送陳序》)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
由於山川秀美,風景秀麗,自北魏以來,龍門山成為佛教勝地,相傳龍門有八寺或十寺。至於龍門石窟和雕塑,它們被完好地保存至今,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瑰寶。
香山寺,位於龍門東山的香山上,始建於北魏西平元年(516)。據《唐人傳》:“洛陽龍門香山寺之上,氣象名春宮,石樓永坐庭中,文武百官在外。”反映了寺廟的宏偉。著名傳說“裴度帶回來”的故事也發生在這座廟裏。到了唐宋時期,詩人、詞人更是對遊泳感興趣。吳生於中唐。這首詩寫的是香山寺的高潔境界和詩人登寺後的感受。
前兩句說的是香山寺像天上的仙宮,寺內鐘聲悠悠,隱隱約約從天上傳了半天。《各種香》:香不勝數,金《天臺山賦》:“鼓鼓響,各種香馥。”《維摩詰經》說佛陀住在許多芳香的國家。“梵天仙宮”,大梵天王是佛教傳說中第二天、第三天的主宰,因為佛寺叫梵天宮或梵天宮。“少”形容寂靜中偶爾有微弱的聲音,如劉唐長卿的《過正山人居》:“孤傲寂寞鶯在杏園啼,只有幾條狗在桃園吠。”
“景清”這個句子描述了香山寺的寧靜景色。唐宋時期,龍門兩山上有許多松林。歐陽修《菩提歸廣化寺》雲:“泉巖瀑響,山久無聲。明月為純松林,千峰同色。”正是這兩首詩的發揮。此外,“松樹林裏有月光,小溪裏有水晶石”是唐代王維在《深山秋夜》中的名句。由此可見,古代詩人雖然引人註目,才華橫溢,但他們對某些境界的描寫往往各有淵源。“石樓”是香山寺中的壹座建築,可供遊人參觀、住宿。
《山川》兩句寫的是香山寺坐落在壹座高山上,遊人登高遠眺,望之千裏,不見歇息。隋唐時期,洛陽有“木妖”之稱,擁有眾多權貴宅院和廣闊的園林。“城門口樹木繁茂,參差不齊”,形容當時洛陽園林的繁榮。
後兩句暗含佛教哲學,比較費解。佛教的目的是以空為基礎的。正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要“於空中無色,無念無行,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念,觸法無色音香,無視無識乃至無意識世界”。但是,作為壹種宗教,如果沒有尊嚴,就無法獲得大眾的信仰。所以佛寺莊嚴金碧輝煌,只講究復雜。這種矛盾顯然是存在的,古代很多知識淵博的學者,晚年往往信佛。究其原因,大概是佛教可以克制壹些高不可攀的欲望,同時讓空虛的心靈得到安息。這兩句話是對快感的贊頌,認為世間美好的風景無法壹壹穿越,或者說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無法被壹個人擁有,因為世界之大,物極必反。似乎包含了自我壓抑的意思,這才是詩的本意。至於有沒有其他寄托,就不得而知了。“三千世界”,即三千世界。佛教以徐覓山為中心,鐵尾山為外圍,是壹個小世界。壹千個世界就是壹千個世界,壹千個小千世界就是壹千個世界,壹千個世界就是壹千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