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佛教中所謂的“和”是什麽意思?請描述壹下。如何練習才能達到?

佛教中所謂的“和”是什麽意思?請描述壹下。如何練習才能達到?

《華嚴經》中的和諧等同於法界壹切無礙。華嚴宗建立的四大法界第四法界。說各法的體、用雖各有淵源,各守其性,但萬物相向,多棱對應,壹棱壹般應是多棱;用武力談判,毫無阻礙地彼此共存,沒完沒了。

搜索壹下。

物是物非,萬物不幹擾法界,即十法界之間物非互擾。法律界對此壹清二楚。只有華嚴說得最清楚:

壹個真正的法界,才是唯壹真正的時空界。下壹個念頭擁抱了所有的時空,所有的時空都離不開下壹個念頭。在壹個真正的法界,所有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完全兼容的,互不幹擾。華嚴經菩薩願:“十世皆師,三界皆師。我很純潔,壹切都很完美。”意思是所有的地方,三世,所有的時間,十方三世的諸佛,此刻都在我們清凈的心中。

故《華嚴禪心三昧論》雲:“壹念對應為禪心三昧”。

(2)時間:壹真法界延升同時間:壹劫包含無限劫,劫包含無限劫。長時間包括短時間,壹分鐘包括60秒。愛因斯坦說:“物質、時間和空間都是人類的幻覺。”佛陀告訴我們,壹秒包含壹分鐘,壹秒包含壹小時...壹秒鐘包含無限劫,壹小段時間包含很長時間,我們很難理解。這就是壹切都不妨礙法界。《菩薩菩薩願》雲:“我能深入未來,盡我所能,為壹念劫。所有第三世界的搶劫,我壹瞬間就進入了。”

天臺智者大師當年念Hokkekyo,進法華三摩地時,在靈九山上看到佛陀在講Hokkekyo,他聽了壹會兒。許雲和尚在煮芋頭的時候打坐,時間很短。當他準備吃芋頭時,他打開了鍋,看到芋頭有毛。不知道過了多少天。

③:空間:壹真法界有寬有窄,世界本來包含無限塵埃,壹塵埃也原來包含十法界。我們很容易理解地球是由許多原子組成的。愛因斯坦說:“物質、時間和空間都是人類的幻覺。”佛陀告訴我們,原子原本包含地球,原子原本包含太陽系,原子原本包含星系...壹個原子原本包含了整個宇宙,小的原本包含了大的。這是我們難以理解的。此即壹切不礙法界,《普賢願》說。

在這裏,我要再次強調:壹個真正的法界,在壹個微塵中包含十個法界,但每個微塵包含十個法界,即每個微塵包含所有微塵。這是法界的本來狀態,但就是這麽回事,法爾。這就是無盡的事物不妨礙法界。壹真佛法是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唯壹真理,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不是人為強加的。但是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壹般的認知能力,而且由於因果報應,人類壹般無法突破空間的維度,看到現在這種境界。所以佛陀說這叫壹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連愛因斯坦也意識到“物質、時間、空間都是人類的幻象。”

以上段落有助於理解。

至於修行,佛教的三昧,禪修等等都可以達到這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