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蔔算子·詠梅》: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
在自然界之中,毛澤東對雪最具情結;在百花之中,毛澤東對梅情有獨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被看作剛直高潔、不從流俗、沖寒鬥雪的傲岸品格的象征,也代表著堅毅、執著和不畏艱險的可貴形象。毛澤東壹生戀梅、惜梅、品梅、詠梅,他視梅花為知己,也喜愛用梅花來比擬自己。
2、《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圖二
此詩寫於1949年,全面內戰已經進入尾聲,國民黨軍隊全面潰敗。
4月23日,占領南京,毛澤東作下此詩。詩的首聯和頷聯寫實,描繪了百萬雄師渡江解放南京的雄偉場面,和解放南京後的勝利喜悅。
隨後的兩聯抒情言誌,堅定了將革命鬥爭進行到底的決心。
全詩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國民黨的信心和決心,以此詩當作是紀念南京解放的紀念碑在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