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層壹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麽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幹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壹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壹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壹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壹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麽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蒲松齡(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說家,字留仙,壹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人,蒙古族。
蒲松齡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學識淵博,19歲即考得全縣第壹名,取中秀才。但以後參加科舉考試,屢考不中,盡管其學識名聞鄉裏,但追求功名卻始終沒能如願。直到71歲,才按例補為貢生(清代對考了壹輩子都沒有取得功名,而年齡超過七十歲的考生的安慰性的功名)。四年後,蒲松齡去世。
在科舉考試中和官宦仕途上,蒲松齡屢屢受挫,終生不得誌。為生活所迫,蒲松齡只好去做私塾先生。他對仕途失落同時,便把精力轉到寫作上去了。他壹邊教書,壹邊開始了文學創作。從20歲起,蒲松齡就開始收集、寫作誌怪小說。
科場仕途的失敗使蒲松齡滿腔悲憤,壹生的窮困潦倒使他接近和熟悉勞苦平民,身不在官場,反而使他對科舉和官場的黑暗腐敗有了深刻的認識。他滿腹實學,卻屢不中舉,他牢騷滿腹,卻無處可發,於是他把牢騷悲憤寄托在《聊齋誌異》的創作中,這本書就成了蒲松齡“觸時感事”、“以勸以懲”的孤憤之書。
到蒲松齡40歲時,他的代表作《聊齋誌異》壹書的大部分已經完成,此後他還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可以說《聊齋誌異》這部小說凝聚了蒲松齡壹生的心血,是他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
所以有人說:若是蒲松齡中舉了,最多多壹個清官,但中國文學卻少掉了壹個裏程碑,世人也無人知曉蒲松齡。禍福就是這麽難於理解的轉換,這也是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除《聊齋誌異》外,蒲松齡還有不少詩、詞、散文、俚曲,他的作品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以及《歷家文》、《農桑經》、《藥崇書》等關於歷法、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著有《宋七律詩選》和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
參考資料:
/lt/article.php?f=10&fn=%D3%EF%CE%C4